紙業觀察
【全部專欄作者】    
 
轉型升級之路 是康莊道還是獨木橋?
        作者:郭永新       發表時間:2014-04-22   
【文章摘要】與全國企業一樣,造紙企業也在加緊“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自2004年以來,十年間造紙及紙制品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高達12936億元,年均增長22.54%。轉型升級之路,究竟是康莊道還是獨木橋,是餡餅還是陷阱?

  對于產業界來說,近年來最耳熟能詳的詞語莫過于“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這八個字了。與全國企業一樣,造紙企業也在加緊“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自2004年以來,十年間造紙及紙制品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高達12936億元,年均增長22.54%。巨額資金支持下,自制漿產量增加了,高檔紙比重提高了,產量與質量世界一流了,但行業運行情況并不令人滿意,造紙產量徘徊不前接近零增長,紙漿行業連續兩年巨額虧損。與投資時的美好愿望相比,紙業的發展現實很“骨感”、很無奈。

  特別是有的已轉型升級到世界一流裝備、生產世界一流高檔產品、按“林紙一體化”國際先進模式發展的企業,現實與理想的差距更大。面對偏差,讓人心生疑惑,轉型升級之路,究竟是康莊道還是獨木橋,是餡餅還是陷阱?

  其實不光是紙業轉型升級有這種叫好不叫座的現象,其他行業也有類似情況。以鋼鐵行業為例,寶鋼、鞍鋼這類能生產用于汽車、冰箱、空調上用的高檔軋鋼板的“高端、大氣、上檔次”企業虧損,但生產螺紋鋼、盤條這種低端產品的企業卻總能盈利。鋼鐵行業的人士抱怨說,總說要轉型升級,我們已經升級到最高端了但還是虧損,再往哪升級啊?

  管理學上有兩句話,一句叫做“做正確的事”,另一句叫做“正確地做事”。前者說的是做事的戰略方向上要對,后者說的是做事的戰術方法上要對,如果戰略方向上錯了,即是采用最先進的技術也難以達到理想目的地。對造紙業來說,重要的是弄清產業發展規律是什么,然后順勢而為,而不是一味地去拼高檔。

  那么紙業近年來的發展規律是什么?雖然一篇短文不能將全部規律都說全面,但可以做點初步探討。

  以文化用紙為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國外發展最快的紙種依次是銅版紙、低定量涂布紙、超級壓光紙,所用原料從全木漿到含機械漿再到用廢紙和礦物質填料,這個過程是一個產品印刷質量略微下降但成本極大下降的過程,性價比越來越好,所以市場越來越好;反觀中國的產品,發展最快的紙種依次是雙膠紙、低定量涂布紙、銅版紙,所用原料從草漿到機械漿再到全木漿,這個過程是一個產品印刷質量較大提升、但成本提高幅度更大的過程,性價比越來越低,所以市場低迷不振。

  所以,轉型升級的戰略方向應是提高性價比,而不是簡單地追求高檔。高檔的產品市場是需要,但更需要的是產品能在保持高檔的同時大幅降低成本。這個規律也適用于其他紙種,如在包裝紙領域中,玖龍紙業、世紀陽光紙業能保持旺盛的發展勢頭,和企業開發出了低定量高強度紙張是密不可分的。

  產業規律是可以發現和利用的,企業要發展,一定要對行業有深刻的洞察力。否則人云亦云,難免出錯。盤點紙業轉型升級之路,發展林紙一體化的項目,有搞好的,也有沒搞好的;發展纖維原料的項目,有搞好的,也有沒搞好的;發展高檔紙種的項目,同樣有搞好的也有沒搞好的。不用舉例,“你懂的”。

  轉型升級,有康莊道也有獨木橋,有餡餅也有陷阱,關鍵在于能否把握正確的戰略方向,方向上的差之毫厘,就會導致結果上的謬以千里。在行業發展出現拐點之際,希望紙界人士都能靜心思考一下,企業如何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進而在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的道路上穩健前行。

    本文為《紙業網·紙業觀察》專欄文章,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轉用,其他媒體不得改寫。經同意引用時,應保證引用內容與原文章內容語意一致。
  作者介紹
郭永新,清華大學MBA,高級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F任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副主任,《輕工標準與質量》雜志主編,中國紙網首席顧問專家,中華全國工商聯紙業商會獨立監事,國家開發銀行特聘行業專家,紙業商會《智匯》雜志首席專家,多家投資機構產業顧問。
 ♦ 中國紙業進入平衡發展期
 ♦ 中國紙業面臨的挑戰與戰略對策
 ♦ 郭永新:紙企跨界 后會無期?
 ♦ 郭永新:中國紙業進入大趨勢
 ♦ “震蕩與博弈”后危機時代中國紙業發展格局
 ♦ 產能過!f,還是不說?
 ♦ 郭永新:中國紙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對策
 ♦ 2012年中國紙業形勢展望及突出重圍的關鍵對策
 ♦ 《可怕的預言》(四):民族紙業的華山一條路
 ♦ 《可怕的預言》(三):七年前的思考與十年后的..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