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時代的年輕人,是一群養尊處優的新新人類,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后的科技搖籃里,他們接受鍵盤科技的教育,計算機、網絡、數字科技是他們的專長,他們的手不會寫字,卻會靈活操作鍵盤打字。目前,這一群年輕人即將投入就業市場。
他們不會抱持以公司為家的觀念,更不會一職到底,他們頻頻更換工作。當這一批Y世代的新生來到企業界,企業管理模式正悄悄改變。
首當其沖的是Y時代所引發的技術掛帥時代。因為技術受到計算機的影響,把科技帶進了工廠,也帶進了辦公室,Y時代企業新鮮人挾其數字操作的能力,以知識工作者的姿態進到職場,將漸漸取代那些"黑手"的技術人員,在世代交替下,那些高薪的資深人員將受其威脅,職場上將展開一場新陳代謝的人力更新運動。
技術掛帥的時代,企業新鮮人的求職后盾,除了正規的學歷文憑之外,各式各樣的技術檢定證照,必須在正規學校教育之外,花時間與金錢去學習,不論是計算機程序設計、軟件操作認證、企業管理工具操作認證如企業資源規劃(ERP)、供應鏈管理(SCM)或顧客關系管理(CRM)、六個希格瑪(Six Sigma)等,都成為他們求職護身符。
新管理模式的第二種現象,就是全球化的趨勢。但是全球本土化(Glocal)的要求卻是企業界的最愛,過去十數年來,企業界國際化的腳步走得很快,然而一味的往外走,或是承受國際企業的競爭壓力,而被迫國際化也不是長久之計,因此,Glocal成為新的要求條件。
Y時代的教育過程中,雙語能力已經較X世代好多了,每年寒暑假的游學團眾多,加上前一波的小留學生都已長大成人,他們的語言能力,剛好接上目前企業對語言的要求,能夠具備雙語能力的Y時代,身價自然不凡。
第三種新管理模式,是數字神經系統下的全球供應鏈系統。不論哪一種管理能力,都需要推動e化,正如同工業革命之后,人與機器的配合是大勢所趨,數字時代之下的IT技能是不可或缺的工作才能。由于數字科技的快速發展,企業管理工具的全盤更新,正如同此次美伊戰爭所激活的數字戰爭一樣,憑借著計算機的操作,致勝于千里之外。
沒有數字戰爭能力的公司就像伊拉克一樣,只有挨打的份,數字能力就是競爭力,因此,具備數字能力的Y時代,才是企業真正夢寐以求的人才。
由于全球化的效應已充分發揮出來,正如同SARS的傳染,在短短的一星期之中,透過全球的交通運輸網遍及各地,這種全球安危系于一體的現象,也表現在企業的理財技能。過去,企業的理財僅屬于企業內部,如今,全球金融透過信息網的傳遞,股市、匯市、利率分秒之間求取動態的均衡,所以,企業理財也必須有全球觀,所謂的財務科技是經由全球金融的整合,以求取最佳的平衡點。
財務科技目前正悄悄的整合,配合全球化企業的操作,Y時代能夠發揮的是財務操作所能產生的效益,在未來的日子里,必須把眼光放遠,把做法擴及全球,才是企業長久之計。
我們認為,在Y時代踏入職場的關鍵一刻,我們必須體認管理模式的改變,Y時代是人力資本概念落實于企業的第一年,珍惜這一刻的轉變,將為企業帶來新的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