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新聞資訊>經營管理>正文     
 

"非正式”創業,中國經濟成功的關鍵?

 

http://www.hnckzkzs.com   2003-07-04 11:08:53    《中國企業家》

梁光嚴
 
 

  近年來,一些學者認為,健全的金融體系和法制是經濟增長的關鍵。而中國缺少這些東西,但中國經濟卻迅速發展起來了,1990年代年均增長8.35%。這顛倒了商業常識,其中顯然有些奧妙,讓人難以理解。

  2002年4月22日,美國舊金山Wharton大學召開了一次題為“中國管理的未來”的會議,Wharton金融學教授富蘭克林·艾倫(Franklin Allen)等人提出了一種有趣的答案——中國的成功,關鍵在于“非正式”部門的迅速發展。

  所謂“非正式部門”,艾倫等人的定義是:所有不是政府控制或不上市的企業。經濟中的這一塊,依賴文化規范和經濟競爭等因素來實現良好的公司治理,更多的依靠信任紐帶和聲譽獲得資金,而不是依靠傳統的西方式資本來源。艾倫 說,“銀行和股市并不是那樣重要,推動中國經濟成長的是非正式部門”。而且,西方的經濟增長模型不了解自己對非正式部門產生的影響,可能給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帶來害處。

  艾倫等人支持其觀點的證據是:1995年至1999年間,國有企業和政府控制的上市企業每年只增長4.65%,而非正式部門卻增長19%。同一時期,非正式部門年平均雇傭了所有非農業部門工人的67.5%。非農業部門由兩類企業構成。一是半國有的企業,由政府與地方社區或機構共同擁有;二是私有企業,由中國公民和來自港、臺地區和其他國家的投資者。

  為了說明非正式部門創業和運行的方式,艾倫舉了一個例子。一位曾在Wharton學習的學生,回國后成功創辦了一家大型服裝公司。她不是依靠銀行和風險資本家的貸款,而是依靠她與一家國有服裝公司的聯系。通過利用與其他伙伴企業和工人的關系,她在短短五年之內創辦了有5家工廠的公司!八麄冋娴牟恍枰桢X。這是商業信譽的一種形式。是靠聲譽做到的!

  艾倫認為,考慮到目前中國金融體系和法制的狀況,這種“非正式的”創業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他在比較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情況時發現,在涉及到股票持有人權利、貸款人權利、法制中的腐敗和管制方面的障礙時,中國得分甚低。但如果只看中國的金融和法律制度,會妨礙人們看清中國經濟增長的真實情況。艾倫認為,這樣的觀點,起因于美國學術界的偏見。

  為了理解中國的成功,艾倫等人還考察了其他理論。其中之一是根據對中世紀貿易商的研究形成的。11世紀的商人能通過創造某些機制克服缺乏法制的障礙,這些機制依靠的是聲譽、不言明的契約關系和聯合。艾倫等人認為,中國現在可能正處于同樣的情況。體現在儒教中的共同價值,可能也為中國“渦輪式動力推動的”非正式經濟提供了文化基礎。在會議前完成的一篇論文中,艾倫等人寫道:“(儒教)顯然界定了家庭和社會秩序,這與西方關于法律規范應當如何制定的信念很不相同。盡管這套信念從未正式寫入法律,但它對中國人有著深刻影響,未來仍將如此。”

  除了文化價值之外,競爭本身可能也推動著中國形成健全的公司治理。艾倫提到日本的例子。在從屬于國際競爭的產業,如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日本公司在世界上領先。但受保護的建筑產業則缺乏效率。同樣,中國非正式部門的商界領袖忙于在市場取勝,在不受投資者接管或政府監督等威脅影響的情況下,把企業管得很好。

  談到籌取資金,艾倫等人發現,“自籌資金”在非正式部門中十分關鍵。合股企業的創業者和領頭人不是轉向銀行或各級政府,而是習慣通過當地社區和來自國外的投資者籌錢,或通過從企業或機構的非正式借貸。

  艾倫等人指出,現在至關重要的是要更多了解中國經濟,尤其是要收集更多的有關非正式部門的信息,因為它處在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忽視這一部分,同時又把中國描繪成發達國家面臨的風險,會殺掉讓這個國家下金蛋的鵝。要謹慎,不要“試圖通過追求那種傳統的改革”而傷害這一部門。中國的非正式部門,也許能為其他謀求推動經濟擴張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教訓,甚至為發達國家提供經驗。

  北京大學的張維迎(他也參加了這次“中國管理的未來”會議)指出,中國經濟并沒有完成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中國正處于介乎二者之間的“管制經濟”階段。中國的企業受累于“管制經濟”是顯而易見的,但管理經濟中也有很多鞭長莫及的地方,很多中國企業家在這里找到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
發  表:
筆  名:
 
 

  文章精選
·"非正式”創業,中國經濟成功的關鍵?
·"知識管理"與"知識轉化"
·TCL總裁李東生訪談:薪酬其實很重要

  頻道搜索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