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業觀察
【全部專欄作者】    
 
關于中國造紙工業十二五發展的若干思考
        作者:曹樸芳       發表時間:2012-02-08   
【文章摘要】 “十二五”時期是中國造紙工業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產業素質的攻堅時期。我們要把握好這個重要戰略轉型期,敢于迎接新的挑戰,并積極創造條件,為加快綠色紙業目標的實現和促進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一、中國造紙工業“十二五”發展面臨著國內外新形勢的挑戰,同時也孕育著發展機遇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造紙工業發展格局發生深刻的變化。產業布局從成熟市場向新興市場轉移的趨勢更加明顯。一些成熟造紙強國的造紙工業已進入一個平穩發展時期,而新興經濟體國家正成為世界造紙工業發展的生力軍。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國家正成為拉動世界造紙工業發展的主要力量,紙及紙板產量2009年比2005年分別增長54.3%、31.7%、9.0%和5.0%。

  世界紙及紙板產品結構隨著市場需求變化也正在調整,隨著工業品包裝需求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包裝紙板和生活用紙產量持續增長,2005—2009年,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41%和2.59%,占世界紙及紙板的比例分別提高2.84個百分點和0.67個百分點。同期,印刷書寫紙、新聞紙比例有所下降,分別降低2.57個百分點和1.82個百分點,其中新聞紙產量呈逐年下降趨勢,年均降低4.4%。

  由于受到資源、環境、效益等方面的約束,造紙工業將加快技術進步,轉變增長方式,朝著高效率、高質量、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現代化大工業方向持續發展。將呈現出企業規模化、技術集成化、產品功能化、生產清潔化、資源節約化、環保低碳化、林紙一體化、管理信息化和產業全球化發展的突出特點!笆濉逼陂g,全球范圍內的產業結構和國際分工大調整勢在必行,作為具有低碳、綠色、可循環特點的造紙工業在全球循環經濟中的地位及作用將會更加突出。未來世界造紙工業雖然面臨著資源、市場、人才的競爭,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加劇,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進一步加強的新形勢,但綠色、低碳之路將引領世界造紙工業持續發展,在全球經濟發展的挑戰中仍然孕育著新的發展機遇。新興經濟體國家將發揮后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世界造紙工業新的增長點。

  “十二五”時期,正值國際經濟環境更加復雜的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和中國經濟發展重要戰略轉型時期。世界經濟結構將做重大調整,向再工業化時代實體經濟和新興市場發展。世界產業及國際造紙工業格局的變化對中國造紙工業的影響將會進一步顯現,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及日益加劇的區域經濟發展將影響中國造紙工業的發展未來!笆濉睍r期是中國造紙工業由“數量主導型”正式步入“調結構、上質量、上水平”的“質量主導型”發展新的歷史時期。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增長,中國造紙工業相應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需面對國內凸現的能源、資源、環境瓶頸和消費結構的重大變化和全球資源、市場、資本激烈競爭以及產品貿易綠色壁壘的挑戰,該階段的著力點應是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創新發展模式,依靠技術進步,在“資源、環境、結構”等事關中國造紙工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問題取得突破。加速造紙工業向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轉型,理性增長,注重提升行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促進可持續發展,加快向造紙強國邁進。

  二、中國造紙工業“十二五”發展有關問題的思考

  1. 關于總體發展思路

  “十二五”是中國造紙工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應突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主題;應突出充分發揮造紙工業綠色、低碳、可循環的特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向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轉型的主線;應明確以增強自主創新、結構調整,提高質量和效益,促進產業升級為重點;應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科技創新型綠色紙業為發展戰略目標,加快向現代造紙強國邁出實質性步伐,促進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

  2. 關于規?偭

  “十二五”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紙及紙板消費需求也將會相應增加。但要綜合考慮到資源、能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和市場、消費結構的重大變化,以及國際造紙工業發展日益增多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等發展環境與條件,造紙工業發展需由過去的超常發展逐步過渡到理性、平穩、較快、健康發展階段!笆濉逼陂g,需要正確把握好發展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的關系,正確處理好投資與消費的關系,在優化結構、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改造提升造紙工業。據有關研究報告預測分析,“十二五”末中國紙及紙板產能將達到1.3億噸/年左右。

  3. 關于原料結構

  纖維原料是造紙工業的物質基礎,纖維原料的種類、數量與質量,不僅關系到造紙工業的品種、質量和發展速度,而且對造紙工業企業的規模,采取的工藝技術裝備路線,污染的治理和經濟效益等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原料結構的調整直接關系著整個造紙工業的調整。為加快中國造紙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造紙工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對造紙工業原料結構加快實施戰略性調整乃是造紙工業調整中的重中之重,具有現實的緊迫性和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十二五”期間,繼續提高木纖維比例,擴大廢紙回收利用,合理利用非木材纖維,加快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造紙原料結構是原料結構調整的目標。增加造紙纖維原料國內供給是“十二五”造紙工業結構調整的主要任務之一。

  木材是現代造紙工業重要的纖維原料,林紙一體化是造紙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廢紙回收和利用是造紙工業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另一重要途徑;非木材纖維資源是我國造紙工業多元化原料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原料的優勢所在。“十二五”期間,要繼續推進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提高企業可控制林業基地比例;在適度降低國外廢紙用量比例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內廢紙資源,適當提高國內廢紙的回收率和利用率;要科學合理地充分利用非木材纖維資源,實施清潔生產新工藝,加快現有企業非木漿資源的整合與調整,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上規模、上水平。

  4. 關于自主創新

  科技創新是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行業競爭力的核心。面對中國造紙工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和應用基礎研究比較薄弱,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不足,大規模的制漿造紙裝備依賴進口的狀況,必須增強自主創新意識,強化科技興紙的驅動作用。把建設科技創新型造紙工業作為發展戰略目標之一,遵循“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強調“十二五”期間要優化技術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指出一要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適用技術與裝備;二要建立研究、開發、設計、制造集成平臺,提高成套裝備研發和集成能力,著重培育大型制漿造紙及裝備制造集團或聯合體,著力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三要重點研發低消耗、少污染、高質量、高效率制漿造紙技術;四要淘汰落后技術與裝備;五要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六要實施人才強紙戰略,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建立創新戰略聯盟,發揮企業家和科技領軍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技術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提升中國造紙工業工藝技術與裝備研發水平,提升中國造紙工業和裝備制造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和競爭力。

  5. 關于產業布局

  “十二五”期間,調整造紙產業布局應根據國家功能區規劃的總體要求,遵循資源永續利用,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針對不同區域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考慮,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協調發展。第一,長江中下游地區應高度重視防污與節水并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繼續推進林紙一體化發展,長江三角洲要控制開發強度,進行重點調整和整合,布局過于密集的局部地區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第二,黃淮海地區應加大區域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實施控制增量與優化存量并重,淘汰落后獲得增量,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和排污總量。該區重點調整原料結構和企業布局,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適度發展化學機械木漿,增加商品木漿和廢紙的利用。積極研發和應用秸稈清潔生產技術,調整草漿結構。同時要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好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該區內原則上不再布局新的制漿造紙企業。第三,華南沿海地區應實施調整與治污并重和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該區域要繼續推進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珠江三角洲要控制開發強度,進行現有資源整合,布局過密的局部地區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第四,東北地區應充分利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相關政策,在自然條件和水資源條件較好的區域適當發展制漿造紙。同時應充分利用國外纖維資源,同時配套建設以現有中幼齡林改培為主的速生原料林基地和蘆葦基地。第五,西南地區,四川、重慶以竹資源開發為重點,合理規劃布局。貴州、云南可適當發展一定規模的木漿和竹漿,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第六,西北地區可通過骨干企業的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加快造紙工業的整合,做到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第七,江河源頭、重點生態功能區等禁止新建制漿造紙項目。

  6. 關于優化產品結構

  格局市場需求變化要進一步提升優勢產品競爭力,要開發低定量、功能化紙及紙板新產品;要著力加快技術改造,使低檔產品升級換代;要大力發展環保型紙產品;建立節約模式,倡導紙產品的合理消費。

  7. 關于優化企業結構

  企業面臨著需求結構和營銷模式的變化和進一步加劇的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企業的成長動力有待由擴能發展數量驅動,逐步調整為轉變增長方式、理性投資、更加注重市場需求變化和運營效率。應扎實地推進兼并重組,調整企業規模結構,優化企業資本結構。重點要著力培育一批骨干企業,做強做大,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扶持具有較好業績和發展潛質的企業改造升級。

  8. 關于循環經濟和環境保護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多年來支撐中國造紙工業高速發展的擴張模式面臨著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制約,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我們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節能減排為抓手,以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造紙工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造紙工業必須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要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戰略布署,加強原料林基地建設,大力推進林紙一體化,固碳減排,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要求大力推廣應用節能、節水、降耗技術與裝備,加強資源節約管理;強調要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充分發揮造紙工業具有典型循環經濟特點的優勢,推進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繼續倡導綠色消費,最大限度地對生產、流通和消費各環節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減少資源消耗,實現以最少的資源消耗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強調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推廣應用清潔生產技術,強化污染減排和防治。加大力度淘汰落后產能,嚴格監管,促進環境保護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十二五”時期是中國造紙工業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產業素質的攻堅時期。我們要把握好這個重要戰略轉型期,敢于迎接新的挑戰,并積極創造條件,扎實地推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優化結構”的工作,力爭有所突破、取得實效,增強行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加快綠色紙業目標的實現和促進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本文為《紙業網·紙業觀察》專欄文章,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轉用,其他媒體不得改寫。經同意引用時,應保證引用內容與原文章內容語意一致。
  作者介紹
曹樸芳,高級工程師,1968年畢業于北京輕工業學院(現北京工商大學),現任中國造紙協會常務副理事長。1979年麥草漂白亞銨法制漿造紙,獲國家科技大會獎;湘造紙工業纖維原料戰略研究;“八五”、“九五”、“十五”我國造紙工業發展規劃;《造紙產業發展政策》研究;《造紙工業“十一五”發展》研究,發表論文 40余篇 。
 ♦ 新形勢下造紙行業基本特征及發展展望
 ♦ 造紙業資金危局
 ♦ 中順潔柔:鄧氏家族斂財8億暴富路
 ♦ 千帆印刷隕落的背后
 ♦ 王祥落馬 泡沫時代終結?
 ♦ 賣子求生另謀出路 造紙行業有多冷?
 ♦ 造紙裝備業要自主創新 適應造紙工業戰略轉型需求
 ♦ 化解產能過剩是造紙工業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 節能減排成績與綠色紙業展望
 ♦ 戰略轉型期中國造紙工業現狀與發展趨勢探討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