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業觀察
【全部專欄作者】    
 
賣子求生另謀出路 造紙行業有多冷?
        作者:財經視點       發表時間:2013-09-12   
【文章摘要】挖煤的、做口香糖的、賣牛奶的,他們以前都是造紙的。旁觀整個造紙行業業態,盤點上市公司公告,“融資”、“重組”、“虧損”、“變賣資產“成為常見信息字眼,“另謀出路”也開始成為一些上市公司的選擇。

  上半年中報披露已收官。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23家造紙上市公司中凈利潤同比下滑的達16家,占比67%;其中虧損的有6家。而2012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的也達13家,占比57%。

  旁觀整個造紙行業業態,盤點上市公司公告,“融資”、“重組”、“虧損”、“變賣資產“成為常見信息字眼,“另謀出路”也開始成為一些上市公司的選擇。

  一位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說:“這個行業很冷門,我有很多同事都不再關注了。比較高端的客戶也對這個領域不感興趣。時逢下行周期,肯定是越做越虧,不賺錢的事情沒人關注。”

  他也說道,“當‘另謀出路’、‘賣子求生’開始扎堆出現時,可以想像這個行業是有多差!

  但造紙行業也并非毫無轉機,9月2日,工信部公布了今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第二批企業名單,涉及河北、山西等17個省份的67家企業。值得一提的是,淘汰項目全部屬于低端造紙業。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對記者說:“現在是‘低小散’造紙企業退出舞臺的時候了。從中央的文件精神也可以看出,現在已經到了下決心關停這些落后產能的時候了。這一輪整合提升會使得行業重新洗牌,資源重新配置!

  業績:慘淡虧損 VS  勉強盈利

  今年上半年,造紙行業持續了過去一年的低迷和萎縮。不少中小企業因為無法承受行業不景氣的壓力,選擇了離開,大型造紙企業的利潤也大幅下滑,甚至虧損。

  23家造紙業上市公司中,中期業績虧損的企業有6家,分別是福建南紙、岳陽紙業、青山紙業、新疆天宏、*ST美利、銀鴿投資。在報告期內虧損的6家上市公司中,以福建南紙虧損最為嚴重——2.48億元。

  翻閱公司年報可以發現,福建南紙自1998年6月上市至今,1999年~2008年未曾發生過虧損,十年共計盈利3.65億元。公司2009年一年即虧損4.48億元,一年的虧損額比前十年的盈利額還多出8000多萬元。

  自此之后,福建南紙的業績便“坐上了過山車”。2010年,福建南紙勉強實現盈利,利潤僅僅有1091.71萬元,2011年公司虧損3.03億元,2012年,公司盈利2266.98萬元。

  8月24日,福建南紙發布的中期業績顯示,于報告期內公司虧損2.48億元。福建南紙在財報中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依然面臨嚴峻的困難局面,國內新聞紙、文化紙產能過剩,市場持續低迷,主要產品售價持續下滑,產品價格下降幅度大于原料成本下降幅度,同時受企業區位劣勢導致物流成本高以及財務費用高等影響,公司預計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凈利潤仍為虧損。

  如此大起大落的業績表現,可謂是造紙企業捉襟見肘的一個縮影。

  中報顯示,岳陽紙業今年上半年虧損1.28億元,銀鴿投資虧損8426.77萬元,*ST美利虧損8100.23萬元,青山紙業虧損6279.24萬元,新疆天宏虧損2392.95萬元。

  岳陽紙業解釋公司利潤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受宏觀經濟、產能過剩、下游需求不旺以及國外商品漿產能大量釋放因素影響,公司全資子公司生產的商品漿及包裝紙銷售價格疲軟,導致子公司2013年上半年虧損,公司利潤同比大幅度下降。

  青山紙業解釋,公司上半年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導產品漿、紙系列產品銷售量同比上升,營業收入增加,但受國外廠家低價傾銷和國內同行業的增量擠壓,銷售價格下滑趨勢仍未扭轉,毛利率下降,高強瓦楞紙、箱板紙等產品仍被迫停產或減產。

  另外,原料、勞動力等成本持續上漲。由于報告期內,公司人工成本的上升,因減產導致停機天數增加,職工薪酬與停機損失支出同比增加,管理費用同比增長7.43%。

  盤點各家紙企解釋虧損的說法,無非是宏觀經濟低迷、行業產能過剩、競爭激烈、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上漲、停機損失等等。

  掙扎:變賣資本 VS 密集融資

  提起產能規模大、業績也能看的過去的企業,晨鳴紙業當屬其中。但即便作為龍頭企業,晨鳴紙業也有著自己的“煩惱”。

  中報數據顯示,雖然晨鳴紙業上半年實現了微幅盈利,且其2.23億元的營業外收入排在行業首位,但若扣除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損益,晨鳴紙業上半年虧損高達1.04億元。

  另一家龍頭企業太陽紙業也同樣是依靠營業外收入盈利,上半年該公司營業利潤率僅為0.94%,主要依托7848.27萬元的營業外收入(資產處置+政府補助),支撐凈利潤達到1.0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70.4%。

  不是每家企業都能得到政府“輸血”。更多可以看到的是,企業為了生計而變賣資產的消息。

  8月27日晚間,*ST美利公告稱,公司擬采取公開掛牌交易的方式出售公司擁有的中冶美利建筑安裝有限公司80%股權和中冶美利安裝工程有限公司80%股權,以國資監管部門備案后的評估值為基礎確定掛牌價格。

  8月23日,青山紙業披露的中報顯示,為緩解資金壓力,公司擬對外轉讓部分林業子公司股權及林木資產,合計面積95746畝,涉及林木總蓄積量累計約39.56萬立方米,評估值總計1.305億元。此次擬變賣的除林木資產之外,還包括公司位于上海的住宅兩套和深圳泰然的廠房,評估值分別為672.3萬元和2649萬元,分別增值587.3萬元和2308萬元。公告稱,上述轉讓的資產合計約1.63億元。

  8月29日,青山紙業又發布公告稱,8月27日公司與自然人陳寧波和黃榮生簽訂了 《股權轉讓合同》,以4157萬元整的價格轉讓全資子公司青山寧化100%股權。

  2012年,青山紙業即虧損3.20億元,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續虧6279.24萬元。

  至于公司處置這些資產是否為2013年扭虧做準備,截至記者發稿,仍未收到青山紙業董秘辦人士的相關回復。

  實際上,對于不少紙企來說,近幾年,在主營不濟的情況下,變賣資產已經成為解決 “錢荒”,避免被ST的主要途徑。

  2012年,福建南紙通過出售資產、轉讓股權、減持股份等手段,共計收益4.896億元。當年,公司僅僅盈利2266.98萬元。

  去年8月,晨鳴紙業掛牌出售旗下子公司齊河晨鳴,期間經歷了多次掛牌無果,直至去年12月,晨鳴紙業才順利將齊河晨鳴脫手,交易價格為3.7億元。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對記者說:“這些紙企脫手旗下子公司的主要原因是紙張需求結構改變,多數書面用紙被紙張電子化替代,該需求大幅度銳減,但實際上高品質的特殊用途紙張和生活用紙需求并沒有遭受到太多沖擊,許多公司變賣旗下子公司也是順勢而為。 ”

  另外,盤點造紙類上市公司公告,不難發現,發行短期融資券也是上市紙企的共同愛好。

  繼8月12日山鷹紙業發行億元短期融資券后,8月13日,又一上市造紙企業太陽紙業宣布將發行13億元的短期融資券。

  8月30日,晨鳴紙業公告稱,近日,公司收到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通知書,接受公司短期融資券注冊。在兩年的注冊有效期內,晨鳴紙業可擇機發行56億元的短期融資券。

  9月5日,晨鳴紙業公告顯示,公司定于9月10日發行18億元365天期短期融資券。

  在今年3月份,山東另一上市造紙企業齊峰股份也申請了發行5億元的短融券。

  熊曉坤認為:“造紙類上市公司發短期融資券大多是因為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不容樂觀,紛紛轉型試水其他產業,彌補主營業務難看的收益狀況。短期融資券利率低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具有發行成本和發行風險低的優點,可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

  求變:另謀生路 VS 開發副業

  在行業低谷期,公司業績不景氣的當下,一些造紙企業紛紛轉型,或者另謀生路。

  8月,晨鳴紙業公布了對旗下武漢晨鳴的調整——投入17億余元資金,新建兩條高檔生活用紙生產線,形成年產13.6萬噸高檔生活用紙的生產能力;岳陽林紙上半年也進行了產品結構調整,從文化紙向生活紙轉型,建設了新的生產線。

  中國造紙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曹樸芳認為,單純擴大生產能力低水平重復投資已經走不通了,必須提高技術和環境門檻,提高發展質量。面對資源、能源、環境約束的日益加劇,造紙行業建設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綠色紙業勢在必行。我國造紙業在不斷取得新成就的同時,已然進入了一個技術創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另外,還有一些上市紙企開始在傳統造紙基礎上,在“非紙領域”尋找新的利潤點。比如,太陽紙業另立糖業公司,新增木糖醇產品。

  在地產業經營如火如荼的當下,晨鳴紙業也開始上馬商業地產項目。

  據了解,此次負責進軍武漢地產市場的是晨鳴紙業旗下分公司武漢晨鳴萬興置業有限公司,其日前通過公開競拍,以4.1億元的價格拿下位于武漢市沌口區的一塊7.8萬平方米的地皮。

  根據規劃,這塊位于沌口開發區的土地,將建14棟高層住宅樓、3棟25層辦公樓和1棟幼兒園,整個項目體量約180萬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晨鳴置業此前曾轉讓旗下多個地產項目,至于為何又重新殺入地產界,今后有無投資其他“非紙領域”的計劃,記者曾先后致電、致信晨鳴紙業董秘辦人士,截至記者發稿,未接到回復信息。

  投資非紙領域還只是小動筋骨,有些造紙類上市公司在行業下行重壓之下,并未選擇堅守傳統造紙行業,而是走上了置換重組的道路。

  動了幾年“挖煤”心思的*ST美利,已經接近現實。9月5日,*ST美利公告顯示,*ST美利與中衛市興中實業有限公司進行了資產置換交易事項。截止公告日,寧夏興中礦業有限公司已完成股東變更工商登記工作,興中實業有限公司為其股東,持有其100%的股權。截止公告日,興中實業已遵照承諾,以其擁有的賬面價值為3.90億元的自有資產和和本次資產置換美利紙業置出的固定資產及存貨質押給美利紙業,以確保興中實業在上述期限內繳納梁水園煤礦采礦權價款。

  公告顯示,截止公告日,興中實業已繳納完畢梁水園煤礦采礦權首期價款共計5.11億元。

  ST美利稱,經詢問興中實業,該公司目前正在辦理梁水園煤礦采礦權相關手續。興中實業保證興中礦業最遲在2013年9月12日前取得梁水園煤礦采礦許可證。

  產業:淘汰產能 VS 決心關停

  就在外界認為整個造紙行業一片愁云慘霧的時候,工信部下發的淘汰落后產能條文成了拉升造紙企業股價的急先鋒。

  9月2日,工信部公布2013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第二批),名單涉及全國各地67家企業,淘汰項目全部屬于低端造紙行業。

  工信部要求,有關省(區、市)要采取有效措施,力爭在2013年9月底前關停列入公告名單內企業的落后產能,確保在2013年12月底前徹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區轉移,并做好對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的現場檢查驗收和發布任務完成公告工作。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最近幾年我國加大了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但坦率地說,新增產能的速度遠遠大過淘汰落后產能的速度,所以就帶來了產能過剩的問題。經過研究,2011年我國確定了 “十二五”19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

  一直以來山東、浙江等東部地區省份是中國造紙工業生產的主要基地,生產集中度也較高。在涉及淘汰落后產能的67家造紙企業中,重慶被淘汰企業最多,達到11家,陜西省淘汰產能最多,達到28.05萬噸。

  工信部要求各地力爭在2013年9月底前關停列入公告名單內企業的落后產能,確保在2013年12月底前徹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區轉移。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認為:“在目前造紙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低端造紙企業不但無法賺取較高的收益,而且還會對環境造成較大污染,這些企業無力承擔環保支出。淘汰產能后,會減少行業內的整體供給量,紙張價格會上漲,上市公司紙張需求會增加,能夠給公司帶來更高的收益。 ”

  據東方財富網統計數據,上周造紙板塊全線飄紅,岳陽紙業暴漲12.63%,青山紙業股價上揚9.66%,晨鳴紙業上漲6.41%,其他造紙類個股均有不同幅度上漲。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對記者說:“從高層的文件精神可以看出,目前的確是到了下決心關停這些落后產能的時候了。資源是有限的,地方政府應把有效資源去培育那些新興產業,鼓勵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做強做大。造紙行業要向好必須要做核心調整,低端、小規模、分布散的造紙企業是時候退出市場了。造紙行業也是經濟發展必須的產業,這一輪整合提升會使得整個行業從新洗牌,從新進行資源配置,有競爭力的核心企業才能真正健康發展。 ”

  分析:制造概念 VS 做強業績

  坊間有這樣一句趣語,挖煤的、做口香糖的、賣牛奶的,他們以前都是造紙的。所謂紙企改行賣牛奶,指的是新疆天宏。

  8月30日晚間,新疆天宏公告稱,經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審核,公司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事宜已獲無條件通過。公司股票已于9月2日復牌。

  根據公司的資產重組方案,公司擬通過資產置換及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獲得天潤科技96.8%股權,變身新疆乳業巨頭。

  公司擬以全部資產和負債與農十二師國資公司持有的天潤科技89.22%股權進行置換,兩者評估值的差額部分將由公司以向農十二師國資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同時,公司向石波、謝平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其分別持有的天潤科技7.35%、0.23%的股權。本次非公開發行的價格為9.89元,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1100萬股。重組完成后,公司將持有天潤科技96.80%的股權,并通過天潤科技間接獲得沙灣蓋瑞乳業有限公司65%股權和沙灣天潤生物有限責任公司90%股權。

  方案同時顯示,天潤科技合并報表資產總額約為3.5億元,占新疆天宏資產總額2.9億元的比例為119.95%,按規定構成借殼上市。通過本次重組,農十二師將下屬乳業資產注入新疆天宏后,將以其為乳業整合平臺,擇機整合包括但不限于農一師和農七師的兵團優質乳業資產,以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現有的業務規模,優化產品結構,最終將新疆天宏培育成為具備一定規模和盈利能力的乳業集團。

  新疆天宏控股股東、農十二師國資公司的董事長敖兵對天潤生物科技的發展戰略異常熟悉,他表示,天潤科技將逐步加大酸奶、奶酪、奶粉、蛋白粉、奶啤、牛初乳等高附加值產品的產量,并在立足新疆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內地市場;另外,公司計劃從北歐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線,進軍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領域。

  對于這些主營不濟的造紙企業紛紛改行的現象,華泰證券資深投資顧問劉英對記者說:“二級市場,主要就是編故事,圈錢。誰的故事編得好,市場反應和預期好,股價就漲上去了。至于后續,故事能不能延續下去,企業是否能做大做強。這都是未來的事情了。坦白說,上市公司重組,小盤股沒有幾個是真正做實業的。大多都是講故事,圈錢,僅此而已。 ”

  “造紙類上市公司出于對利益的追逐涉足其他類產業無可厚非,但要深謀遠慮才能在非主營業務方面走的長走的遠”,熊曉坤認為。(新聞晚報 原標題:16家造紙上市公司虧損 另謀出路賣子求生扎堆)

    本文為《紙業網·紙業觀察》專欄文章,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轉用,其他媒體不得改寫。經同意引用時,應保證引用內容與原文章內容語意一致。
  作者介紹
《財經視點》是中國紙網的一檔財經類行業解讀欄目,邀請知名財經專家、行業分析師、市場研究人員,從財經的視角,對造紙行業進行深度剖析,發現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探索行業發展之道。
 ♦ 廣州紙業大佬郝藝遠圈錢術
 ♦ 寶潔:致命的自負
 ♦ 造紙業資金危局
 ♦ 中順潔柔:鄧氏家族斂財8億暴富路
 ♦ 王祥落馬 泡沫時代終結?
 ♦ 千帆印刷隕落的背后
 ♦ 群星紙業掌門人朱玉國的孤注一擲
 ♦ 造紙業困局難解 紙企何以走出泥潭?
 ♦ 面對危機開放透明 造紙行業的新姿態
 ♦ 紙業轉型升級之路:誰走康莊道 誰過獨木橋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