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跟隨湖南省“三湘環保世紀行——關注洞庭湖”采訪團赴常德市臨澧縣檢查時發 現,當地列入湖南省政府關停計劃的15家再生紙造紙廠,除3家污染嚴重的造紙廠被徹 底關閉外,另外12家企業卻借關停之機擅自盲目擴產,力爭達到湖南省政府規定再生紙 廠必須達到1萬噸的規模要求....[詳細內容]
湯宏:這樣下去,很有可能就是將原來的污染擴大化,以前3000噸現在變成10000噸, 排污量會相應增加。與其這樣還不如不整頓! 湖南省人大:幾年之內,環洞庭湖地區的紙漿生產能力可能達到350萬噸/年。即使所 有企業堿回收和治污設備技術都達到排放基本要求,排入洞庭湖的污染物總量也將在現在 的水平上再翻兩番或者更多,這還只是造紙一項。環洞庭湖造紙企業借關停企業整治之機 擅自擴產,很可能將原來的污染擴大化,排污總量可能最終非但未減反而增加。
[ 政績=犧牲環境?] 有成果才有政績,有政績才有升遷,這是官場上誰都懂得道理。如何獲取政績,是令地 方政府官員絞盡腦汁的問題,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經濟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用數 字來說話則是人均收入的提升。那么環境又該如何改善呢?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每個政策的發布,都會有另類的解讀?每個政策的執行,都會有取巧的應對?這些本不 該發生的,卻發生了:一個縣級政府在執行政府政策的上做文章,執行的靈活性被靈活應 用。 [小利益=大布局?] 政府工作報告中稱:“全國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 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的目標。”目前,全國有1.5億畝耕地被污染,眾多河流水質嚴 重變惡,洞庭湖水遭受數百家造紙企業大肆排污,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引起警示。地方小利 益與環境大污染相比,孰輕孰重,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