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跟隨湖南省“三湘環保世紀行——關注洞庭湖”采訪團赴常德市臨澧縣檢查時發現,當地列入湖南省政府關停計劃的15家再生紙造紙廠,除3家污染嚴重的造紙廠被徹底關閉外,另外12家企業卻借關停之機擅自盲目擴產,力爭達到湖南省政府規定再生紙廠必須達到1萬噸的規模要求。
4月5日,記者隨檢查組來到臨澧縣九里鄉泉水造紙廠檢查。這是一家利用廢紙再生造紙的企業,實際年產規模約7000噸。廠中的紙質生產機已按要求于3月31日關停,電動機上還貼著電力部門的封條,但現場卻有十多名工人在修建廠房。
記者上前詢問這些新修廠房的用途時,廠長徐世學介紹說:“我們打算再上一條生產線,爭取讓年生產能力超過1萬噸,同時建設污水處理設施,以達到省政府的要求。”
據當地環保局負責人介紹,全縣廢紙造紙企業15家,除了3家由于不具備改造升級的基礎條件決定關停之外,其余廠家都打算繼續發展。截至目前,部分企業還只是正在申請辦理環保手續。
“沒得到審批,沒經過環評,為什么先行施工,盲目擴大再生產?”面對檢查組的質疑,臨澧縣方面解釋,縣里出臺政策,現在停產的造紙廠,只要規模能夠達到1萬噸,同時將治污設施跟上,就允許繼續發展。
在當地合口鎮新順造紙廠,廠長周澤新介紹,他們原來規模不到3000噸,現在打算再擴大兩條生產線,力爭超過1萬噸的規模。記者發現,除已被關停的3家造紙廠外,其余12家被關停的企業都在施工改造,計劃擴大規模。而有些工廠周圍就是居民區,根本不具備擴產的條件。
據湖南省人大估算,幾年之內,環洞庭湖地區的紙漿生產能力可能達到350萬噸/年。即使所有企業堿回收和治污設備技術都達到排放基本要求,排入洞庭湖的污染物總量也將在現在的水平上再翻兩番或者更多,這還只是造紙一項。環洞庭湖造紙企業借關停企業整治之機擅自擴產,很可能將原來的污染擴大化,排污總量可能最終非但未減反而增加。
對此,檢查組要求常德市在下一階段工作中,要及時制止企業盲目擴建行為,未通過常德市環保局審批的廢紙造紙企業一律停止建設。同時有效結合現有企業設備,把達到要求的企業力爭進行資源整合,形成規模,做大做強,強化治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