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綠色環保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拯救"長江之腎" 洞庭湖打響造紙業治污攻堅戰
 
http://www.hnckzkzs.com  2007-04-13 湖南日報

  八百里浩瀚洞庭,因對長江水域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被稱為“長江之腎”。近年來,造紙等工業企業的污染物
直排偷排,水環境質量急劇惡化,已到了不堪重負的地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盛華仁相繼對此作出了重要批示。今年3月31日,是省人民政府《洞庭湖造紙企業污染整治實施方案》中對第二階段146家造紙企業實施停產整治的最后期限。在“治污大限”到來之際,記者隨同省人大環資委、省環保局、省政府督查室組成的聯合督查組深入湖區益陽、岳陽、常德3市進行了采訪。

 湖之殤:

  發展非得以犧牲環保為代價?

  行走于廣袤的洞庭湖平原,在和湖區三市領導、被關停企業職工和當地群眾的交流中,我們感受到一種有喜有憂的復雜情緒。

  彭伯是洞庭湖區的一個漁民,聽說我們要去暗訪一家湖區造紙企業,他一定要免費送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洞庭湖區的他說起年輕時一網撒下去滿是魚蝦的盛景,感慨良多。彭伯指著湖邊積淀的黑色泡沫告訴記者,自從這家紙廠開工以來,每天直排的污染物染黑了大半個湖面,漁民們都不敢再喝湖水,去年被毒死的魚達到七八噸。

  洞庭湖區由于豐富的蘆葦資源,成為我省造紙企業的聚集地。據省環保局調查,2005年底益陽、常德、岳陽三市共有造紙企業234家,其中環洞庭湖區有101家。湖區的25家制漿造紙企業中,僅泰格林紙集團的岳陽紙業和沅江紙業有較為完善的堿回收等環保設施,其他企業都將造紙黑液和白水直排洞庭湖。2005年,環洞庭湖區造紙企業排放廢水、COD(化學需氧量)、懸浮物總量分別為1.07億噸、17.4萬噸、3.8萬噸,其中年排放廢水量占全省造紙行業廢水的46.7%。湖區的造紙污染已經直接導致洞庭湖的水質惡化。省政府2005年批準的《湖南省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洞庭湖達到3類水質標準。而實際上,“十五”期間,洞庭湖所設的10個監測斷面監測結果均未達到這個標準。2005年,各監測斷面水質監測結果均為5類。去年以來,關于造紙企業污染的信訪件大幅增加,這一問題已經成為湖區人民最直接、最現實、最關心的也迫切希望盡快解決的問題。去年,省人大常委會向省人民政府交辦16個問題,洞庭湖區造紙業的污染治理便是其一。

  另一方面,湖區造紙企業的關停也帶來許多現實的問題。多年來,這些造紙企業在制造污染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政府GDP和財政收入的增長,在有的縣市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這也是一些地方的造紙企業屢關屢開的真正原因。就益陽來說,關停129家造紙企業后,對2007年全市財政收入影響較大。在一些湖區縣,這種影響更為明顯。如安鄉縣2005年造紙企業上繳稅收874萬元,約占全縣工業稅收的1/4。要發展,還是要環保,對于湖區的干部群眾來說,的確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在環洞庭湖區的造紙企業中,大部分是環保治理未達標的中小企業。省人大常委會去年9月份在湖區三市進行執法檢查時發現,生產規模越小的企業,其處理廢水的成本就越高,被調查的10家年產量在1萬噸以下的造紙廠,年平均實現利稅128萬元,而將這128萬元全部用于治污也遠遠不夠。事實上,湖區三市的領導早就認識到這一問題。沅江紙業生產一噸紙產生稅收463元,2006年上繳稅收6493萬元,而小型企業每噸只產生稅收幾十元,有的甚至為零。在這些小企業的競爭下,一些規模企業為降低成本,也紛紛偷排。多年來,由于種種原因,這一問題一直未能解決。省政府關停淘汰、整合資源的有關方案出臺后,湖區三市借此東風,淘汰高消耗、低效率的小企業,引導市場進行整合,扶持像沅江紙業這樣的骨干企業做大做強,以實現湖區造紙業的科學有序發展。

    湖之憂:

  “小作坊”、“垃圾場”還在上規模

  記者發現,督查組所到之處,一邊是斷水斷電、封存設備、停止生產,而另一邊一些造紙企業尤其是小廢紙造紙企業卻在“搶抓機遇”,大興土木,加快擴建。

        一些小紙廠完全可以用“小作坊”、“垃圾場”來稱呼。這些“小作坊”有的年生產能力只有百余噸,且大都設在一些偏僻的鄉村。他們或在附近農田里挖個坑作為沉淀,或干脆就直接排入農田。在這些生產冥紙和鞭炮紙的再生紙廠周圍,可以看到或黃或紅的大片污漬。就是這樣的一些小紙廠,在問及老板下一步準備怎么辦時,一些人說,上面要求達到年產1萬噸生產規模,他們正在積極籌資準備擴建,上規模。

  這樣的話我們在一些規模較大的紙廠聽到更多。很多紙廠除了斷水斷電外,并未嚴格按照省政府的方案拆除或者封存傳動裝置,制漿用的蒸球均未落地,封條也只是貼在蒸球的“大肚皮”上作為擺設。臨澧縣九里鄉泉水造紙廠是一家利用廢紙再生造紙的企業,實際年產規模不到7000噸。雖然紙機已經停止生產,但是10多名工人正在修建廠房。廠長說,他們打算再上一條生產線,爭取年生產能力超過1萬噸。當省環保局開發處副處長湯宏上前詢問是否通過了“環評”時,他找了半天才找出設計公司的3張資質證明。據悉,目前全縣廢紙造紙企業15家,有12家都打算繼續發展。

  省環保局的檢查人員稱,這些擴大再生產的造紙企業沒有一家通過了環評!艾F在處在停產整頓階段,他們就盲目上馬改造,屬于嚴重違規。這樣下去,很有可能就是將原來的污染擴大化!

  省人民政府《洞庭湖區造紙企業污染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規定:對年生產能力達5萬噸以上(含5萬噸)、堿回收裝置等污染防治設施齊全(含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且能穩定達標排放的化學制漿造紙企業,以及年生產能力1萬噸以上(含1萬噸)廢水處理設施齊全(含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且實施清潔生產和污染物達標排放的廢紙造紙企業,經省、市、縣三級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后,方準恢復生產。而據省聯合督查組在湖區三市的調查,大部分準備擴建的廢紙造紙廠,年生產規模在1000噸至3000噸之間,這些紙廠都要擴大到年產1萬噸的規模,明顯不太可能。例如在益陽停產整治的59家造紙企業中,有47家準備擴建,占到了益陽市造紙企業總數的80%左右。如果按照這個比例擴大生產規模,洞庭湖區的造紙企業即使都達標排放,其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有可能超過整治前的排放總量。這顯然不符合省政府整治洞庭湖區造紙污染、實施減排的初衷。

 湖之喜:

  “治污風暴”越刮越猛

  在這場洞庭湖“治污風暴”刮起之初,許多造紙企業的老板心存僥幸,畢竟都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了,這些年各種各樣的檢查、整治沒少見。但是,當見到除了泰格林紙集團旗下的兩家治污達標的企業外,其他所有污染企業被叫停時,他們才意識到,這回省里可是下了真決心了。

  此前,在此次整治的第一階段,即2006年12月31日前長期超標排污或無有效污染防治設施的8家化學制漿造紙企業被關閉后,就有人為這種僥幸付出了代價。今年1月,其中的兩家企業私自合閘恢復生產,對于這起頂風排污的違法事件,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省委常委、副省長徐憲平作了重要批示,相關部門已對當地政府及環保、電力等部門的失職和縱容行為作出嚴肅處理。

  在此次檢查中,督查組反復指出,八百里洞庭湖屬于湖南,更屬于全國人民。湖區各級干部和群眾要充分領會中央和省里保護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湖區造紙污染的決心,加大宣傳力度,堅定信心,將整治工作一抓到底。督查組立足科學發展,對湖區三市的整治工作與三市交換了意見。為避免由于區域環境容量不容許、環保治理設施不滿足整治要求等造成企業擴建后再度關閉,督查組著重建議當地政府及時制止企業盲目擴建行為,盡快組織制定轄區造紙行業整治規劃,嚴格實行總量控制,盡快出臺整合資源、治理污染和擴大規模的詳細方案,在城市規劃區、居民稠密區、飲用水源保護區、水環境容量不足等環境條件不允許的地區,以及無用地發展空間的現有企業,不得擴建造紙項目,現有的一律要予以關閉。督查組還反復強調,要加強長效監管,切實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和污染反彈。

  對于湖區三市企業關停后的各種實際困難,督查組要求各級黨委、政府立足民生,妥善做好關停企業的善后安置工作,為失業職工爭取低保資金,優先解決零就業家庭的溫飽問題,做好失業人員的培訓和再就業工作,保證整治工作順利、平穩的開展。對于造紙企業在關停、整合方面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省人大常委會、省人民政府將在4月中旬召開會議進行專題研究。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紙印論壇 ·紙業 ·印刷 ·造紙 ·紙張 ·包裝 ·出版 ·紙網 · ·景華 ·紙品 >> 更多
·晨鳴紙業:湛江項目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Copyright @ 2000-2007.Beijing IyoUyoUI Network Sci-Tech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設置中國紙網為首頁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需要服務請點我客服電話:010-82058153 010-82058159 010-82057003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