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茵委員接受南方日報兩會全媒體報道小組記者的采訪
身著黑色皮衣、戴鉆石耳釘的全國政協委員、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茵看起來很精神。昨日的本次政協會議分組討論上,她表現得并不活躍,甚至有些低調。在會議主持人宣布“女士優先”時,她禮貌地把麥克風遞給了旁邊的女委員。
這位“中國第一位女首富”自從當上全國政協委員,就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2008年批評勞動合同法“吃大鍋飯”、建議“為富人減稅”,2010年建議“放寬二胎政策”,2011年呼吁“不要歧視富二代”,都在網上引來極大爭議。
這兩天,她為此前遭到質疑的“為富人減稅”提案辯護,“這個提案,跟我個人利益是沒有關系的。我的出發點是為了國家好,希望通過給中產階級減稅,把好的人才引進來!贝搜砸怀,又引發網絡爭議。
昨日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張茵對爭議一笑了之。她說:“一個企業家如果把錢看得太重,做一些事情就不會太大氣。我會一直專注于造紙行業,一定做這一行到老。”
談慈善
企業家捐款也體現員工價值
張茵認為,企業家做慈善有成就感,企業家不應該只是為了賺錢,如果單是這樣,一輩子就白活了。
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張茵第一時間向災區捐款1000萬元,后又以個人名義捐款500萬元,并在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成立“玖龍光彩教育專項基金”,專門支援災區教育事業的重建工作。此后,玖龍紙業又向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緊急捐款500萬元,共計捐款1000萬元。
“對社會做出貢獻才是一個人價值的回歸。我當時在廣東省拿獎的時候,并不是為張茵個人去的,而是帶著企業17000多人努力所得的成果去的,因為捐的錢不是我一個人掙的,是整個團隊的勞作。我的員工給我發短信說,他們很高興,我想企業的員工也非常需要體現自己的價值。雖然我是老板,但老板始終只是一個人,有再大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張茵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談接班
相信兒子能把企業做得更好
大手筆做慈善的張茵在教育兩個兒子的時候喜歡說:“不要把錢看得太重,把錢看得太重體現不了人的價值,只體現出來金錢本身的價值。將來你作為一個接班人,如果把錢看太重,可能對員工、對社會都緊手緊腳,能干好事嗎?”
“可能我總是非常謹慎去做人,也常常跟孩子們講,一個企業沒有錢是沒有辦法發展的。我的錢除了滿足自己適量的吃穿住行外,哪里都帶不去。在這方面,兩個孩子讓我覺得很滿意!睆堃鹫f。
張茵的大兒子1981年生,老二1992年生,一個讀了哥倫比亞大學,一個讀的是哈佛大學。對于企業接班人的事情,張茵已經想得很清楚了。
“兒子如果有這個能力,我當然希望他們是接班人。他們跟在我身邊,知道我怎么一路創業過來的,是接班人最好的選擇。但如果他們不是這塊料,或者他們不想接班,我就不能去勉強,畢竟要對上萬人的企業負責。但我相信只要他們愿意,是能把企業越做越好的,肯定能做得比我更好!睆堃鹫劦絻鹤拥臅r候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談企業
依靠產業升級打造百年基業
作為“最傳統行業造就的最富有的女性”,張茵說她對中國造紙很自豪。中國發明造紙,而在兩千年以后,最先進的設備都在中國。目前,玖龍紙業在張茵的掌管下,通過專注一個行業,做到了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張茵說,她有信心為玖龍打造百年基業。
“如果你有機會去看看我們的車間,每個車間基本見不到人的,產業已經升級了,在國外也看不到這么先進的設備。比如美國的造紙并沒有進新的設備,但我們不一樣,我們年年都會進幾臺非常先進的大設備,今年又要放幾臺。”張茵說。
“只有盈利做得好,才能做成百年基業。我們企業的規模逐年增長,跟全球第一大的企業只差一點點產能。雖然我們并不是高盈利,但我們靠規模效益,所以產能要做大,效益才能上來,才能保證員工福利、股票穩固。到今年,目標基本達到了!睆堃鹫f。
張茵認為,當前的微型和小型企業都非常需要鼓舞和支持。她在本次兩會上重點呼吁廢紙規范化,希望能把中小企業做大做強。
談未來
家族企業的好處在責任感強
“國外的一些很優秀的家族企業雖然沒有上市,但卻傳承百年,品質優良,有口皆碑。有的老板都八十多歲了,雖然有的經驗模式傳統,但整個管理流程都是現代化的,甚至完全看不出是家族式企業!睆堃鹫f。
經常到世界各地商務旅行的張茵很留心國外家族企業的發展,她也希望自己的企業能一代代傳承下去。
“家族企業的好處在于責任感,而且是完全透明,人與人之間的了解與信任是很可貴的。就這樣,企業一代代從爺爺父母傳到子孫,知道怎樣管理,怎樣更好給員工歸屬感,怎樣升華企業價值,讓企業更穩健的往前走。玖龍快速發展了這么多年,就是為了將來更加穩健。”張茵表示。(《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