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業觀察
【全部專欄作者】    
 
胡楠:造紙裝備必須適應造紙工業結構優化的需求
        作者:高端訪談       發表時間:2013-03-25   
【文章摘要】縱觀世界造紙裝備市場,安德里茲、美卓、福伊特三大公司占據著絕對的市場份額。由于無法得知全球造紙裝備業的高端產品市場的銷售總額,并且高端產品如何界定也尚待研究,因此無法計算出這三大公司的市場集中度。但從2008年我國進口13.054億美元造紙裝備看,基本是這三大公司的產品,可以推測出其中集中度是很高的。


 

  中國紙網記者:請您簡單介紹一下,中國造紙裝備的發展現狀

  胡楠:2008年中國造紙裝備業國有和規模以上企業273家,其營業收入總額僅為172.2億元人民幣,相當于一個福伊特公司的營業額。可見,中國企業的規模小,不可能有較大的研發投入,全行業就像一個“弱勢群體”,缺乏國際競爭力。

  但近十年來,我造紙裝備業充分發揮了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進步很快,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

  在制漿技術裝備方面,泉林紙業經十多年的自主研發,在世界上首創成功“麥草清潔制漿及其廢液資源化利用技術。”該技術和裝備具有明顯的創新性(獲授權發明專利14個)、先進性和成熟性,整體水平居世界領先,并已多年應用于規模化生產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已獲得2012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還有汶瑞、三洋、華機、安陽等生產制漿裝備的企業,在提升裝備效能、節能減排等方面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其創新成果為造紙企業認可,令業內人士欣慰。

  對于造紙機,河南省江河紙業有限公司等單位承擔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產高速造紙機(文化紙機)的研制項目通過驗收,紙機凈化幅寬5600mm,運行車速1200~1500m/min,實現了我國國產高速紙機零的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其他紙機如衛生紙機,昌華、凱信、崇義、大陸等多家企業把速度提升到1000m/min以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長沙長泰;浙江華章分別在造紙分切、包裝、輸送系統;自動控制系統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紙網記者:造紙裝備業與一般機械行業相比,有什么特征?

  胡楠:造紙裝備可以說是技術密集與勞動密集并存。技術密集體現在研發和主關件制造技術上,最終體現在產品的復雜程度上,F代造紙裝備是超大型的機電一體化設備,要求實現信息化和綠色化,并在高速運轉條件下實現高可靠性。以造紙裝備業中的造紙機為例:生產的紙幅寬度大于10m,運行車速約2000m/min,從以水的狀態上網到分切包裝一氣呵成,紙機總長超過400m。現代紙機系列的單條生產線售價完全可以和波音、空客的飛機售價相當,甚至更高,如最近海南金海漿紙業有限公司向福伊特公司購買的生產銅版紙的造紙機,其售價高達3億多歐元。顯然,現代造紙裝備業是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勞動密集型則體現在組裝調試、檢測、售后服務等方面,但這里的“勞動”不再是傳統經濟學中所指的簡單勞動,而是一種高技能的勞動。因此,對于現代造紙裝備業也可以說具有高技術和高技能的“雙高”特征。

  中國紙網記者:現代造紙裝備業發展的趨勢如何?

  胡楠:縱觀世界造紙裝備市場,安德里茲、美卓、福伊特三大公司占據著絕對的市場份額。由于無法得知全球造紙裝備業的高端產品市場的銷售總額,并且高端產品如何界定也尚待研究,因此無法計算出這三大公司的市場集中度。但從2008年我國進口13.054億美元造紙裝備看,基本是這三大公司的產品,可以推測出其中集中度是很高的。再考慮到三大公司的產品差異化程度和進入的技術壁壘,可以認為全球造紙裝備業高端產品市場結構為寡頭壟斷。如把制漿、造紙兩類裝備分開研究,則可以劃分為兩個雙寡頭壟斷的的市場結構。

  在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中,企業在制定策略時,將考慮其他企業可能的反應。正是在少數企業背景下的策略選擇這個概念,才使寡頭壟斷成為博弈論得以應用和發展的主要領域。

  雖然小企業的數量遠遠多于大企業的數量,但顯而易見,大企業更有競爭力和影響力。世界是大多數產業被少數大企業控制,形成寡頭壟斷,這些大企業絕大多數為跨國公司。因此寡頭壟斷已成為產業經濟中最重要的市場結構,也是一種發展趨勢。

  中國紙網記者: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國產造紙裝備雖然整體上無法和寡頭競爭,但是有沒有一些得天獨厚的優勢?

  胡楠:中國造紙裝備業近期很難適應造紙工業結構優化需求。但這是一個過程,以發展戰略的眼光看,并從發展經濟學的普遍規律來分析,在制度環境不斷改善、創新條件下,中國造紙裝備業也有明顯的動態優勢:

  1、技術密集與勞動密集并存,能充分發揮中國人的手、腦和吃苦耐勞的優勢,這是比較優勢;

  2、科技全球化環境下學習機會增多,降低了技術創新成本,這就是后發優勢;

  3、制度創新是根本性的基礎:行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形成了較寬松、平等的競爭環境;產權制度的改革,基本實現了民營化;

  4、國家對裝備制造業支持的優惠政策初見成效。

  還有,造紙裝備制造業中是由中小企業組成的后發產業,目前開始產生整合的趨勢:

  1、國家支持的“中國造紙裝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后,很快建成了永清基地,機床的配置可以說是頂級水平,滿足高端造紙裝備生產的要求;宜賓紙廠高端紙機項目中標后,從研發到制造進展順利。這是高端化的起步,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2、造紙裝備產業集群雛形的出現。

  更重要的是技術創新模式有了新動向:

  1、以泉林、江河紙業為代表,在制漿造紙企業研發為造紙行業服務的技術裝備。產生了一種世界上空前的獨特創新模式;

  2、巨型漿紙企業APP主動支持裝備企業的產品開發創新;

  3、造紙裝備企業兼并或創辦造紙企業;

  4、引進“老師”,建立“腦庫”;

  5、在國外設立研發機構。

  中國紙網記者:通過您的介紹,我們了解到中國造紙裝備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有劣勢,也有優勢。我們應該如何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發展國產造紙裝備產業?

  胡楠:造紙工業是技術較密集的資金密集型產業,是規模效益顯著的流程制造業,也是資源密集型農產品加工業。大型、高速、自動化、綠色化和高可靠性是現代造紙工業運營的基本特征,實施清潔生產,是具有顯著循環經濟特征的行業,并朝典型的低碳產業發展。

  中國造紙工業正朝上述現代造紙工業加速發展,處于結構調整和優化的關鍵階段。因此,中國造紙裝備業必須適應造紙工業結構優化的需求,即裝備的研發、制造和服務適應大型、告訴、自動化、綠色化和高可靠性的要求。這是“質”的需求,還有“量”的需求,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我們知道,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紙張生產國,但不是造紙強國。中國造紙工業今后將在加速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過程中,去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2010年全國紙及紙板消費量約為9172萬噸;有關預測表明:2015年約為1.2億噸,2020年約為1.5億噸。此外,今后10年(到2020年)根據環保要求約三分之一的產能將被淘汰。為此可以估算出,以后10年造紙行業每年將投入300-400億元資金進行擴大在生產和技術改造,其中造紙裝備的年投資額將為240-300億元。

  如果考慮到發展中國家同樣的需求,市場潛力巨大。

  然而,中國造紙裝備業要適應上述需求其市場競爭力仍有較大差距。從2000年至2009年,從國外引進的造紙裝備為70多億美元,按同期匯率計算約折合人民幣500億元,而中國規模以上造紙裝備企業同期的工業銷售值共約700億元,則造紙企業購置裝備的總費用中,從國外引進的費用占到40%以上。

  到目前為止,中國大型漿紙廠使用的先進技術裝備基本由國外和外資企業提供。

  面對結構優化過程中大型化這一趨勢,中國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本文為《紙業網·紙業觀察》專欄文章,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轉用,其他媒體不得改寫。經同意引用時,應保證引用內容與原文章內容語意一致。
  作者介紹
《高端訪談》是中國紙網的一檔人物欄目,嘉賓定位為紙業著名專家學者和著名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結合行業內的熱點問題,透視解析行業發展內部的深層次問題,探索行業發展之道。
 ♦ 宋鴻林:新世紀10年崛起的山東槳紙
 ♦ 張茵:家族企業一樣可以傳承百年
 ♦ 國內森林認證改革對造紙企業是個喜訊
 ♦ 現在是發展林漿紙一體化的難得機遇
 ♦ 紙業進入“拐點” 紙價以“漲”為主
 ♦ 李文斌:包裝紙需求萎縮10% 有客戶將訂單轉移東..
 ♦ 李建華:建議恢復廢紙來料加工貿易政策
 ♦ 宋望球:造紙行業將進入低速發展階段
 ♦ 朱勇:從現在開始做未來的印刷
 ♦ 女首富張茵的創業路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