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復蘇,中國市場對外資吸引力進一步提升。 3月28-31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在海南召開,作為2020年以來博鰲首次完全恢復線下的會議,本屆年會也吸引了多家跨國企業領導。 由印尼華人黃奕聰在中國投資的華僑企業、世界紙業十強之一的金光集團APP此次也參與到會議中。在博鰲經濟論壇期間,金光集團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接受了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她表示,今年APP(中國)計劃繼續加大在華投資,尤其是在海南地區,將繼續拓展產業鏈、提升科研投入。 翟京麗介紹,APP(中國)目前對海南的投資項目已有3至5年的規劃,將根據各類紙張市場需求的增長,計劃進行一期、二期、三期的投資建設。 談及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力方向,翟京麗告訴記者,一方面金光集團會考慮契合海南生態旅游港的概念,在生活用紙方面配套康養旅游的需求做一些生活用紙的產品;另一方面,公司會推出鏈條延伸的終端產品,利用海南自貿港的優勢,進口一些海外的原材料,做進一步的深入加工。 暢通“雙循環” 當前,我國正逐步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外資的融入能夠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助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造紙企業作為實體經濟的支柱,在“擴消費”、“暢循環”等方面扮演著十分關鍵的角色。 作為印尼華僑投資企業,APP(中國)也在積極考慮發揮其國際優勢,通過穩定和拓展跨國企業的產業鏈,助力實現“暢循環”。 “作為跨國公司,我們在國外也有比較好的銷售網絡,比如我們從印尼、從海外進口原材料,然后加工成市場所需要的不同的紙種,再銷往到國外,這樣可以在原材料進口、產品的出口上形成比較好的這種良性循環。”翟京麗說道。 但是,涉及“雙循環”較多的外企也將在進口原材料和外銷上面臨較大的匯率風險,進而造成營業利潤的損失。對此翟京麗表示,中國是一個多邊主義國家,人民幣國際化將來會是一個趨勢,這一問題的解決值得期待。 翟京麗表示,國家通過引進外資,能夠擴大生產,解決就業,促進經濟平穩健康地發展;外資企業在這一過程中也能在夯實原有基礎的情況下轉型升級,研發出更好更優的產品,獲得更大成長機會和更多投資空間。 除此之外,作為順周期行業,造紙業與經濟周期的變化息息相關。 談及紙業的價格走勢,翟京麗告訴記者,任何行業的價格波動都受市場供需因素、原材料因素以及經濟環境壓力等方面的影響,“造紙行業本身自帶淡旺季周期,因此紙價變化也有一個過程,主要還是看需求與供給端的實際水平。供需緊張時價格就會往上走,地緣沖突也會加劇原材料價格上漲,而中國目前也正處于恢復經濟的階段,在這種狀況下企業壓力會比較大,企業為了生存也要隨行就市。” 因此,翟京麗判斷稱,隨著線下交流活動逐漸恢復常態,各種類型的展會、旅游手冊、房地產標書等都對印刷品存在需求,且需求正在回升。 與此同時,在“擴消費”方面,怎樣打破商品的同質化也是造紙行業所要解決的課題。翟京麗告訴記者,金光集團APP(中國)旗下品牌唯潔雅在去年推出了“零碳紙”,以順應當下世界范圍內的低碳需求。 外資營商環境優化 中國市場對外資吸引力的增強離不開政府對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去年以來,我國發布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出臺了促進制造業引資、鼓勵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等一系列專項政策。各地政府也著眼于外資企業關注點和訴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資的工作部署。 金光APP(中國)在海南的投資項目也將受益于我國RCEP的落地實施,翟京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金光集團在海南成為了海南自貿港RCEP經核準的出口商,未來集團會充分利用零關稅等優惠政策。 與此同時。我國政府大力推進簡政放權,“證照分離”改革、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全面實施等舉措也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創造了更好條件。 “前一段時間,海南政府提出‘準入即準營’,審批辦事效率提升得非?欤覀儚闹惺芤婧芏。” 翟京麗表示,政府還提供了很多供企業交流和合作的平臺,比如連續5年進口博覽會的舉辦,很好地提升了企業的美譽度和品牌的知名度,也令APP(中國)累計收獲了超過5億美金的合作訂單。 但與此同時,外資企業在我國市場仍面臨一定機制上的制約因素。 在政府服務上,外資企業享受著同等的國民待遇,但是在投資上仍然還存在一些要求和限制。此前有外資企業告訴記者,有些地方為了完成外資、投資的額度、投資指標,會強調一定要引進境外的美元,但如果企業本身就是外資,那么它的投資就應該視同外資的投資,跨國企業可以將在中國所取得的利潤作為再投資,而不是必須要從國外引進美元。 此外,由于牽扯到投資的幣種,中國的外匯管制也會對跨國企業會造成一些影響,翟京麗認為,在這方面國家可以出臺一些新的政策,提供一些便利外資企業的條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