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業觀察
【全部專欄作者】    
 
李建華:華泰及時調結構應對困難期
        作者:李建華       發表時間:2014-12-04   
【文章摘要】在全球經濟下行,中國經濟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和沖擊,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應對每一個過剩的行業,每一個過剩的產品,中國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我認為都是完全正確的。


紙業商會會長,華泰紙業董事長李建華先生

  在全球經濟下行,中國經濟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和沖擊,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應對每一個過剩的行業,每一個過剩的產品,中國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我認為都是完全正確的。

  網絡對新聞紙的沖擊是最大的,作為新聞紙的全球最大生產商。華泰已經提出了一系列的應對的措施。2000年到2005年,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聞紙制造基地,可以說華泰用高新技術引進現代化的設備和技術改變了傳統紙業的狀況,為國家節約了大量的外匯,但是好景不長,因為華泰在全國最新收購和重組,特別是四個跨國公司經過金融風暴華泰重組以后新聞紙接近達到180多萬噸,由于總量偏大,壓力太大,所以說超前進行了結構調整,進行了多元化發展,華泰已經成為第二大的主體,吸引了華東巨頭,與華泰進行合作,就是進行試雙氧水,填補了國內的空白,這個從今后的經濟效益來看是不錯的,習近平在2009年進行了我們的簽署儀式,新聞紙華泰是按照綠色環保的方針,對引進福伊特公司的四條生產線,正好有先進的設備,而且我們抓住機遇,因為總量太大,從2011年到2013年已經改造了兩臺現代化的紙機,改造進行環保紙和其他用紙,文化紙這一塊已經全部淘汰,包括整個車間全部淘汰,全部用無污染的產品結構調整,所以說從環保設施來看已經全部完成。整個文化紙已經改成了特種紙,特種紙從當前效益和市場情況來看總體來是相當不錯的。新聞紙利用國際一流現代化的設備,改造完成以后2013年,2014年我們進行投資改造,但是制造商就是不做大型投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進行投資改造這個要預算效益回收期,所以說根據市場需求,我們正在進行對40萬的設備改造,因為明年預期支配期也就是高檔紙200萬噸,國外已經關閉了好多,所以說這200萬噸華泰是完全可以生產,如果保持在100萬噸和100萬噸以下的任務我想完全能夠渡過這個艱難的時刻。通過調結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按照新常態的方針中國造紙業,我認為完全有國際競爭力,完全能渡過當前的暫時的困難。

  (本文摘自紙業商會會長,華泰紙業董事長李建華先生在《第七屆中國紙業發展論壇》上的講話)

    本文為《紙業網·紙業觀察》專欄文章,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轉用,其他媒體不得改寫。經同意引用時,應保證引用內容與原文章內容語意一致。
  作者介紹
李建華,生于1951年,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現任華泰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裁,華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東營市人大常委會環城委副主任。他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優秀經營管理者”、“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山東省優秀企業家”、“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并當選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 零增長不一定是壞事 造紙業前途光明
 ♦ 繼往開來 向造紙強國邁進——紀念蔡倫發明造紙..
 ♦ 造紙產能集中釋放出現階段性飽和
 ♦ 李洪信:練好內功發現價值
 ♦ 轉型仍是當前中國造紙企業的主要任務
 ♦ 淺議“ 石頭紙”
 ♦ 造紙裝備業高端化的起步
 ♦ 央企中冶紙業欠債不還的底氣何在?
 ♦ 戴紅旗:造紙用水可以無限循環
 ♦ 傳統紙媒的廣告客戶正過渡到互聯網陣營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