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業觀察
【全部專欄作者】    
 
郭永新:林紙一體化核心思想是三個共贏
        作者:高端訪談       發表時間:2006-09-11   
【文章摘要】郭永新認為,林紙一體化作為造紙行業的發展戰略,不應該從局部觀點出發,林業資產只是作為林紙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林紙一體化的核心思想是三個共贏,即國家、林企林農和企業都要從中獲取得益。只有掌握林紙一體化的核心思想才意味著掌握全局,才能確!傲旨堃惑w化”工程順利實施。

  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 “林紙一體化”工程,最近在林業資產投資收益問題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日前,《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了紙業戰略專家郭永新先生,郭永新提出了林紙一體化是三個共贏的核心思想,引起眾多網友提問,對此,中國紙網電話采訪了郭永新先生,對林紙一體化該如何理解,林業資產如何掌控做出了解釋。

  郭永新認為,林紙一體化作為造紙行業的發展戰略,不應該從局部觀點出發,林業資產只是作為林紙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林紙一體化的核心思想是三個共贏,即國家、林企林農和企業都要從中獲取得益。只有掌握林紙一體化的核心思想才意味著掌握全局,才能確!傲旨堃惑w化”工程順利實施。

  一.政府通過調動企業積極性,達到增加綠化率、保護林業資源的目的

  我國森林面積僅占世界的3.9%,森林蓄積量不足世界總蓄積量的3%,森林覆蓋率為13.92%,人均森林面積和人均蓄積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別排列在世界的120位和121位,森林覆蓋率排在142位。

  我國每年進口大量的木材及其制品,以滿足市場需要。木材類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為稀缺資源,全球林地面積(含原生林和人工林)長遠來看仍然有著不斷縮小的趨勢,靠進口木材及其制品來滿足國內需求并不是長久之計。

  2001年,國家計委、林業局和財政部共同下發《關于加快造紙用林基地建設的意見》,提出對自己種樹的造紙企業予以稅收優惠,比例最高可達50%,但以協議方式收購林木資源的企業不能享受優惠。隨后不久,國家大幅削減農業稅,以減免稅收鼓勵造林的方式失去了意義。

  2004年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十五’及2010年專項規劃》,計劃未來10年內建設速生豐產造紙林基地500萬公頃,新增木漿產量550萬噸,將國產木漿比重從目前的6%提高到15%,實現造紙業與林業共同發展。

  隨后各地區林業部門制定了相應的實施方案,在資金扶持、土地協調、稅收征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造紙企業向上游林業發展,將原來分離的林、漿、紙三個環節整合在一起,讓造紙業負擔起造林的責任,自己解決木材原料的問題,發展生態造紙,形成以紙養林,以林促紙的生產格局。造紙企業可以引進大量資金和先進的造林技術,縮短林木生長周期,提高速生林轉化效應,并將種植人工林的木材大部分用于制漿造紙,提高企業造林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促進林業的集約經營和林木的轉化效益。在國家而言,林紙一體化在發展造紙業,發展國民經濟的同時,增加了森林覆蓋面積,保護林業資源,對環境保護也起到促進作用。

  二.林企或林農通過與造紙企業合作,獲得林業資產收益,提高收入水平

  在國家政策的因素下,國家鼓勵一切有能力的個人和企業參與林業建設,合作造林。發展林紙一體化,是帶動林業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林企與林農通過與造紙企業合作,林木資源有了固定的流通渠道,可以長期發展下去,林木從之前的被動種植,轉變為主動,并且林木的巨大市場需求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難以飽和,決定了木材將長期穩定在一個較高的價位上。與造紙企業合作的同時,可以吸引大量資金與科學技術,利用科學技術大大縮短林木生長周期,提高速生林轉化效應,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環境的有效保護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另外,發展林業經濟對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同樣有著重要的影響,廣泛種植林木,有著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的作用,對農業產業結構起到了優化的作用,并解放出大量的勞動力,對林企、林農增加收入起到很大的促進 作用。

  同時,國家林業局再次強調要積極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將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做出了詳細的劃分,按照法律規定,除林木有個人所有形式之外,其余均歸國家或集體所有。此次林權改革就是將林地的所有權與林木的經營、處置權分離,允許個人在政策許可的情況下,充分享受林木資產帶來的收益。

  三.造紙企業通過收購林業資產,獲得了防止原材料價格大起大落、抵抗系統風險的能力

  由于我國森林資源極度短缺,而相對的農業資源卻很豐富,為了節約木材資源,我國造紙工業形成了以草漿為主要造紙原料的產業模式,與世界造紙業的主流——含95%以上木漿造紙的水平相差很大。同時,利用草漿為主要原料,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大,造成造紙行業整體競爭力差。國家林業局領導曾指出,要提高我國造紙業的產業競爭力,必須調整產品結構,發展以木漿為主要原料的造紙業。

  對于造紙企業來說,企業上游原材料關乎企業生產力和競爭力,而目前于我國森林資源短缺,大部分木漿原料需要從國外進口,受國際木材價格影響很大,而利用草漿生產的產品雖然在同類產品中具有較先進的技術,但與木漿產品想比較就缺乏競爭力了。同時,在下游市場中,紙類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對上游原材料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整體影響造紙企業的發展。造紙企業的生產線投資巨大,上游原材料出現任何動作,對整個造紙企業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只有掌握產業發展的主動權,打通上下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才會最大限度的擺脫原材料對企業發展的束縛。

  對此,造紙企業可以通過收購林業資產,獲得了防止原材料價格大起大落、抵抗系統風險的能力。目前,“林漿紙一體化”成為各家造紙企業的基本戰略,木材做為重要的造紙原材料,受當前木漿價格不斷走高的影響,林業資產成為影響造紙企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擁有林業資產意味著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上游資源對企業的限制。

  部分研究者認為,企業在林業資產投資上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現在熱炒的是‘林業資產’這個概念,但擁有林木不一定意味著擁有林業資產,由于沒有明確的林權界定,因此無法估計不同林權模式下所帶來的增值效益。以協議收購方式納入的林業資產,雖然名義上屬于公司,但實際林權仍在農戶手中,紙業公司未來收購木材時仍具有一定的價格風險。

  對此,郭永新認為,企業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可以,關鍵是能否掌控收購林木資產的價格。只有把握了這一點,林紙一體化的主動權才掌握在企業手里。

  雖然漿廠三年、林地五年的建設期較長,但從長遠眼光看,“林漿紙一體化”的實施,對減少對上游市場原材料的制約,增加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增加企業在未來市場的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在林紙一體化政策推動下,我們可以看出,未來我國森林覆蓋率將大量增加,企業對草漿需求不再突出,減少“草”紙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染量,大量減少環境污染的可能性,企業也逐步轉型為以木漿為主要需求,草漿為輔的產業,并壯大整體產業的競爭力,同時林企或林農則通過種植林木資源獲得長期穩定的經濟收入,實現三方面共贏。

    本文為《紙業網·紙業觀察》專欄文章,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轉用,其他媒體不得改寫。經同意引用時,應保證引用內容與原文章內容語意一致。
  作者介紹
《高端訪談》是中國紙網的一檔人物欄目,嘉賓定位為紙業著名專家學者和著名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結合行業內的熱點問題,透視解析行業發展內部的深層次問題,探索行業發展之道。
 ♦ 紙業進入“拐點” 紙價以“漲”為主
 ♦ 女首富張茵的創業路
 ♦ 張茵:家族企業一樣可以傳承百年
 ♦ 國內森林認證改革對造紙企業是個喜訊
 ♦ 李文斌:包裝紙需求萎縮10% 有客戶將訂單轉移東..
 ♦ 現在是發展林漿紙一體化的難得機遇
 ♦ 李建華:建議恢復廢紙來料加工貿易政策
 ♦ 宋望球:造紙行業將進入低速發展階段
 ♦ 胡楠:造紙裝備必須適應造紙工業結構優化的需求
 ♦ 徐錫土:生活用紙行業后市發展空間大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