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以“林漿紙一體化:引領產業的未來”為主題的2013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舉行。與論壇同期舉行的還有媒體見面會。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院長曹春昱在媒體見面會上接受采訪,就行業熱點問題與記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記者:造紙業產銷量增速放緩,您覺得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
曹春昱:造紙業工業增速放緩,甚至今年可能會看到一個相對停滯的局面,比如2013年的產銷量和2012年可能會持平,增長在3%以下,不會像以前在6%以上甚至10%。我認為有一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消費模式轉變,對外貿易增幅明顯放緩。我們很多產品特別是包裝類產品是以外貿為主要對象的,增速放緩甚至停滯,對于我們的紙和紙板銷售影響比較大,但同時我們內需提升相對比較緩慢。如果內需在這一年沒有提升的話,恐怕我們產銷量是朝下走的,正因為內需提升量在穩步上升,因此,可能在這兩年會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態勢。
第二,國家這兩年淘汰落后產能過程中,有大量資源消耗比較大,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小企業被政策性淘汰,當然也不完全是政策性淘汰,實際上也是市場性淘汰,政策只是一個催化劑而已。這些小企業淘汰的同時,有很多新增產能在跟進,新增產能總量略大于小企業淘汰產能總量,這是一個新老交替過程,最終體現在產銷相對穩定的水平上。
第三,中國造紙紙板產銷量未來一定不會再呈現一個高速增長態勢,因為這和國家整個經濟發展理念相同。但它一定還是以某種中速增長。盡管在今年和明年可能這個增長率會非?蓱z,但將來我們造紙產量增長來源一定來自于內需提升,這對我們各個方面都是強有力提升,比如我們城鎮化進展肯定會加速,因為這是一切內需提升的動力因素,如果沒有城鎮化內需提升很難有明顯成效。城鎮化率提高,生活用紙是更大的一塊,現在長三角、珠三角人口占的還不到一半,這些大經濟帶、大經濟圈大概只有30%人口。對包裝用紙也是一樣,盡管外貿增長乏力,但隨著城鎮化影響,原來生活水平低的人生活需求必然提升,他買一個商品也不斷會希望帶有一定的包裝,甚至更好的包裝。
我們大中城市的人口已經提前進入了發達國家那種平均水平以上的消費環境了,我們在北京看不到紙和紙板增長空間,但你要想到我們還有多少農村和偏遠地區,他們只要能夠提升一步,那個空間非常大。因此,未來內需提升會繼續拉動紙和紙板產銷增長,盡管這種自己不會再像過去那樣特別高速,是一種中速增長狀態。
記者:國家政策在強調淘汰落后產能,但一些小作坊就是死不掉,這種現象我們應對?
曹春昱:這個情況是一個現實。這個狀況導致目前階段性產能過剩,淘汰落后產能說實話不是一個特別合理的政策,但是是在中國最有效的一個政策手段,什么叫做落后產能,這個東西評價有很多標準不是很清晰,但在中國不用這種政策手段永遠做不到這種效果。
并不是小企業就是污染性企業,我們在地方政府的相對保護下,它也不是無謂的保護,它有它的考量因素,它很難容忍短期徹底關閉,它也很難使得這些企業能夠真正滿足環境標準要求,這是一種兩難狀態。但這種狀態政策上有執行漏洞,這我們都可以看到,都能理解。但政策漏洞會維持一段時間,但有一種壓力是這些企業不可能抵抗下去的,就是民眾環保意識,涉及到周邊村莊農民、居民對環境感受越來越不一樣了,再下一代人絕對是不能忍受這種的,因此這種力量將會真正的推動我們這個行業的環境排放標準真正和全方位的落地。當這一天出現,我們這個行業相對產能過剩和局部產能過剩才能有比較好解決的可能。
記者:現階段造紙產能嚴重過剩,我們應該怎么辦?
曹春昱:現在很多是相對產能過剩。我們很多中國企業家不是很成熟的,他經歷了一個粗放型就可以獲利的階段,所以他的投資沖動還是要差一些,階段性這個階段過剩的,但他們更多要看未來內需放出來能夠消耗掉這些產能,或者能滿足未來的需求。
記者:產能過剩,投資增速也在放緩。但為什么還是有那么多的錢投進去?
曹春昱:投資確實在明顯放緩,這應該完全依靠市場經濟去調整。等到大家明知道這個投資未來不可能有回報,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包括國有企業也不會投資的。
一些企業到將來有些產能會被市場和政策改變,因此,它也預留了目前超過市場容量的一些新增產能。這是一個企業行業根據對目前和未來的判斷做出的決定,F在是過剩的,但隨著市場調整和變化,三年以后未必是絕對過剩。
記者:請問曹院長,林漿紙一體化在技術上有沒有瓶頸?
曹春昱:技術不是最大難題和障礙。障礙,一是資源,二是育林技術,這和技術有一些關系;三是資金,如何能夠把整個系統完好的做下來。
育林技術首先育林技術,挑選合適的品種。
記者:曹院長,黑液處理算不算生物精煉?
曹春昱:堿回收應該算是一個典型的生物精煉模式,但它是低層次模式。黑液在技術上非常成熟的把它作為一個熱源來利用,它沒有變成污染和垃圾,變成了一個熱源,本質上是碳源。這樣從生物組分的本質來講仍然有點可惜,它還有更高的利用價值,但現在更好的利用方式,技術上有很多探討,有很多新技術出現,但到目前為止它經濟上還不可行,所以,到今天為止把黑液作為一種再生能源燒掉,仍然是最經濟、最可行。
記者:紙漿造紙研究院跟APP有沒有一些合作?
曹春昱:過去十多年我們一直在開展不同類型和形式的合作。
我們是造紙研究院,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有特別好的競爭優勢,我們有優勢的,自然而然金東就會找我們。在中科院和農科院各自有優勢,金東只要是它需要和欠缺的,就過來收納,和全方位合作,不僅僅是和一家。
記者:如何改變造紙行業高污染的形象?
曹春昱:社會民眾對這個行業的誤解比較深,經?吹绞昵、二十年前中國造紙業的現象,那時候是一個普遍現象,污染排放比較多,污染環境,形成了這樣一個概念。想去扭轉可能需要我們做出更多的努力、更長時間的努力。今天這個論壇是我們行業努力的一小部分,但僅靠今天這一次遠遠不夠。隨著大家對這個行業越來越了解,會對這個行業有一個合理的理智的看法。
記者:造紙業在國民生產和生活中到底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曹春昱:造紙行業說難聽點是一個垃圾消化場,是一個廢棄資源再生廠。種林是一個方面,如果做爆發板會有很多加工剩余物出來,我們造紙企業把這些加工剩余物變成原料,我們沒有去森林中砍一棵樹,把中間剖出來拿到工廠去了。更多我們用的是廢紙,國內70%的原料是廢紙,如果造紙不把它再利用起來,那遍地都是垃圾。
大家現在只看到造紙廢水,沒有看到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還有整個科技中,如果把紙一刀切斷,恐怕大家都活不下去。舉個例子,汽車上沒有紙開不了,雖然紙只占很小一部分,但是一個重要的部件。如果沒有紙,木材消耗會更多,F在裝修表面貼的全是紙,不是木材,越來越普及的是墻紙基,紙基做材料的墻紙,越來越多超過了發泡塑料、PVC那類的東西。
記者:您認為墻紙發展空間大嗎?
曹春昱:墻紙發展空間很大,總產值大約在50-60億之間。目前國內市場墻紙的銷售量大概17萬噸。而且現在特種紙所占的比重還在逐年提高。
記者:可溶紙怎么拓展?
曹春昱:這個不需要拓展,高新技術產業里有一些使用紙基的,其實我們從有造紙工業那一天起就在很多其他領域中,就是大家想象和認識到的領域之外用了很多。目前整個造紙行業自身的變化,大概是我們傳統的印刷、書寫、包裝的比例份額越來越小,當然不會一下子小到主導地位之下,其他部分在逐漸擴大。因此我不會擔心新聞紙的銷量下降,會影響造紙業的生死,那就是幾百萬的事,我們在其他領域很容易擴展出幾百萬噸上千萬噸的應用可能性。(本文由中國紙網記者根據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院長曹春昱在2013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媒體見面會答記者問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