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公司要做大企業文化
|
|
http://www.hnckzkzs.com 2004-03-08 14:18:22
|
江 平 |
|
|
近幾年隨著民營經濟的發展,民營企業正逐步發展壯大。一大批民營企業經歷了早期的原始積累后,正在走向二次創業。有些企業注重資深企業的結構調整,有些企業則大量引進優秀人才以增強自身競爭力,而又有些企業則從建立企業文化這個基礎入手,旨在提高整個企業團體的凝聚力,使企業制度慢慢過渡到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如果企業是一個房子,那么——企業的業務能力,包括產品能力、營銷能力等是屋頂;企業的管理、架構、運作等是墻身;企業的制度、文化、用人機制是基礎。”國內民營企業的佼佼者聯想集團老總的這個比喻已經享譽于企業界,廣為眾多企業家傳頌。的確,企業文化是基礎,特別是對那些要做大的民營企業。只有重視并建設企業文化,才能擺脫早期家族式的企業管理,擺脫“三四個人、七八條槍打天下”的局面,從而把民營企業真正做大。
據有關人力資源專家所言,建立企業文化的一般步驟有如下幾個:首先,《員工手冊》不可少。民營企業應該根據自己公司的特點,同時參照同行的一些優秀資料以及管理經驗,來建立符合自己公司特點的管理準則。做《員工手冊》之前還應該作一些企業內部調查,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力圖使得《員工手冊》更富人性化、更清晰明朗。如果公司規模大的話,可以編輯公司的內部刊物,以促進公司內部員工的交流以及公司與同行專家學者的交流。萬通集團的《萬通》、5i5j的《房產時訊》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其次,企業精神要義的闡述。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由于業務、客戶的不同,企業精神將呈現出不同的特點。諾基亞手機廣告“科技以人為本”,這就是其企業的精神,我愛我家房地產置換租賃公司提出的“輕輕松松換新家”“寧可少做一筆生意,絕不得罪一個客戶”等等,這就是作為一個房地產中介公司的企業文化要義。企業精神要在員工中闡述清楚,這樣就可以鼓舞員工的士氣。同時應該在公司醒目的地方掛上這些色彩鮮明的巨幅標語。這樣,不僅可以時刻提醒員工,使員工融入到企業所營造的氛圍里邊,還可以提高整個企業在外界人心目中的形象。再次,企業團體氛圍的營造。成功的企業離不開一個成功的有潛力的企業團體。所以企業團體氛圍的營造就顯得重要。避免小群體的自我孤立,以減少四分五裂的風險。團體氛圍的營造,可以通過時刻回顧企業艱難的成長歷程、企業早期創業所積累的團體精神等等,同時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背景,發展創新,使得這種在創業初期積淀下來的團體精神傳承下去。博彥公司是一家有著6年創業歷史的高科技公司,短短的6年,博彥時刻不忘企業內部員工的交流,內部團體意識的培養。
當記者采訪博彥公司的時候,記者發現博彥公司有一個內部員工網絡,內部網絡建有“員工bbs論壇”。內部員工在工作之余,在bbs上面探討企業發展、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問題,加強了感情交流,給員工一種“家”的感覺。通過這種方法,加強了博彥團隊的凝聚力。當然,企業文化的建立少不了員工形象的規范化管理。工作期間統一著裝、員工禮儀的要求、員工之間的禮貌用語等等都要規范化,這樣就可以“外塑企業形象、內建員工氣質”。
此外,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避免一些不可小視的“誤區”。譬如,企業所塑造的“文化形象”與企業經營管理實際的脫離。沒有同企業實際結合起來,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所謂的“企業文化”只能是一個空蕩蕩的“花瓶”而已,毫無價值。再者如,一些公司重在“企業文化”的建立而忽視“企業文化”的長期維護、創新發展。隨著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內部自身的發展,“企業文化”也應該時時補充、更新。封閉、墨守成規只能成為企業進一步成長的“絆腳石”。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