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疫情影響下,吉林、上海、江蘇、浙江等地諸多企業處于停產狀態。以上海為例,3月下以來,約有10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直保持封閉生產狀態,而物流運輸的中斷,供應鏈受阻造成為企業生產帶來諸多困難。 在國家聯防聯控機制的大力推動下,多方政府部門積極推動下,長三角重要物資應急保供中轉站(浙江-上海)等于近日正式運轉,供應鏈受阻造成的復工復產滯后問題,正得到改善。 小編獲悉,在紙包裝產業鏈傳來了越來越多企業復工復產的好消息,這讓焦急等待復產的企業也看到了一絲曙光。 原材料進來了!江蘇利民紙品復工! 隨著江蘇揚中三橋撤卡,利民紙品揚中總部企業負責人心中壓著的巨石總算落地了:原材料能進來了,復工愁解決了! 4月19日,利民紙品廠區數堆成品紙密密麻麻地堆放在廠區門口。企業負責人介紹,成品紙出廠后的保質期一般在15天左右,這一堆大概有220萬平方的成品紙,因為疫情耽擱,全部成了廢品,僅這一項損失就將近150萬元。 得知復工消息后企業第一時間與客戶聯系,盡可能地留住訂單、降低損失,可原材料進不來成了束縛企業快生產的絆腳石。“18號我們大約有5輛車在高速路口卸紙,等待時間有的超過了47個小時。我們真的很著急,是不是可以考慮像只要健康碼、行程碼、48小時核酸陰性報告,在司機不下車的情況下讓這些司機快進快出,做到閉環管理!崩窦埰窊P中總部總經理胡德勇發出求助信息。 就是因為原材料進不來,4月17日復工以來,企業都是“半負荷”生產,企業原本共有員工290余人,實際僅190余個員工在崗在位,生產線也是開一天、停一天。 隨著三橋撤卡的消息傳出,一直“堵”在路上的原材料終于順利運往企業,也運來了利民紙品的希望。 停產一個月后,吉林恒源紙業滿負荷生產 4月16日復工復產的吉林市恒源紙業有限公司,目前已實現滿負荷生產,日產高強瓦楞紙350噸。 恒源紙業因疫情于3月18日全面停產。日前,根據吉林省、市復工復產相關工作方案,該公司制定了復工復產方案,建立健全各項應急措施,加強物資保障,做好應對突發情況準備,合理安排生產計劃。 該公司實行返崗員工閉環管理,配置了防護物資和消殺設備,設置隔離室,生產和生活區每天兩次全面消殺。所有員工以班組為單位實行分區分塊網格化管理。對外來人員嚴格執行防疫消殺流程,確保廠區安全。 恒源紙業負責人表示,今年6月企業將進行技術改造,完成之后將實現產能提升,可彌補疫情對企業全年生產計劃造成的不利影響。 復工復產企業務必完善疫情緊急預案! 部分企業復工復產,讓其他企業看到了希望。這里需要提醒的是,在疫情尚未完全控制住的情況下,復工復產的企業務必要完善疫情突發情況緊急預案制定,以備不時之需。 嚴格的防護措施既是對企業負責,也是對員工負責。每個企業都需要制定針對性的方案,有一些要素是必須考慮的。比如要實行廠區的分級分區分類管理,把中高風險和低風險區分開,同一等級區域要劃小管理單元,減少不同區域人員的流動接觸;又比如要提高人員篩查頻次,及早發現、及早處置;企業人員解封返崗進廠前,要設置一定的靜默期再進入生產狀態,避免與現有生產人員交叉接觸;要高度重視企業內外結合部的管理。 此外,隨著復工復產工作的推進,不同行業和企業遇到的問題既有共性,也有個性的,復工復產工作要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動態調整。 共性問題主要集中在物流運輸、人員返崗、產業鏈配套等方面,比如人員返崗,有些關鍵崗位員工可能處于封控區,樓里有陽性病例,目前還不具備返崗條件,企業要補充配置其他人員解決;還有的主機企業可以復工,但零部件配套企業還不具備條件,物流倉儲這些條件也需要逐步配套適應,這些問題都需要做大量協調工作,有的要尋找可替換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