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縣委、縣政府動真格了! 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大橋金玉紙業有限公司業主韋學偉發出這樣的感慨。近日,韋學偉的企業正按照縣委、縣政府造紙業污染整治的要求停產整改,除了全部淘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落后設備外,老舊設備也一并拆除,更換先進機型、節能鍋爐和廢水處理設備。
記者在賓陽縣走訪中發現,曾經遍地開花的非法小造紙作坊已經不見了蹤影,像韋學偉這樣有合法證照,并且具備整治升級能力的造紙企業正在進行污染整治和重組升級。
賓陽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造紙行業中私營小企業數量最多、紙品生產和銷售最活躍的縣之一,產品暢銷區內外。然而,這個讓一方百姓富起來的產業,曾經卻是廢水直排的污染毒瘤,也曾是縣委、縣政府產業轉型升級、節能減排工作中面臨的巨大挑戰。
賓陽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覃存民告訴記者:“造紙行業是賓陽縣的傳統產業,雖然在全縣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很低,但是由于從業人員眾多,受經濟利益驅動,非法小造紙點多面廣,加上原來縣委、縣政府對環境形勢認識不清,曾經存在整治不徹底,非法小造紙死灰復燃等現象!
2013年3月25日,賓陽縣因造紙行業環境問題受環境保護部領導約談。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將壓力化為動力,以更加嚴格的標準、更加嚴明的紀律、更加過硬的措施,全力以赴開展全縣造紙行業綜合整治活動。
重拳一:取締非法小造紙生產作坊
賓陽縣對全縣95家非法小造紙作坊進行集中專項整治。賓陽縣通過切斷生產用電、拆除收繳主要生產設備,查封生產原料和產品等措施進行徹底取締。同時,暢通信息舉報渠道,加強巡查督察,以高壓態勢確保其再無生存空間。目前,全縣非法小造紙作坊已經全部停產。
此次專項行動進行到非法小造紙較為集中的新橋鎮、思隴鎮時,當地村民無不拍手稱快。由于非法小造紙企業為少數本地村民自行投資8萬元~10萬元,簡易搭建而成的,生產紙品等級較低的炮竹紙和迷信紙,趁夜晚或雨天偷排,染色的污水流入河溝及農田,污染生態環境。
經過多年來的環境宣傳,大部分村民已經有了較強的環境維權意識。黃阿伯告訴記者:“我一發現村里有小紙廠就打“12369”舉報,不然憑什么他們賺錢,污染我的田啊。以前我舉報過的,環保局都會派人來看,給我答復的。”
除了群眾舉報外,電力部門強制斷電也是遏制非法小造紙作坊死灰復燃的強有力手段。電力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造紙作坊的抄紙機因功率較大,開機要求工業電源才能負荷,我們一旦剪斷電線,非專業人員是接不起來的,這也就斷了污染后患。”
重拳二:組織專家對造紙企業核查
為了做好造紙行業整治工作,2013年7月,賓陽縣人民政府聘請中國輕工業南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專家組成若干工作組,按照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指導意見,對有合法證照造紙企業的生產設備使用情況,開展為期半個多月的調查。
工作組共核查了103條制漿生產線,其中單條生產線1萬噸/年及以下、以廢紙為原料的制漿生產線93條;核查造紙生產線167條,其中幅寬在兩米及以下并且車速為80米/分以下的白板紙、箱板紙及瓦楞紙生產線75條。
經核實登記、公示公告等程序后,賓陽縣依法確定企業應淘汰關閉的落后生產設備設施。
重拳三: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停電
通過切斷生產用電、停止生產的舉措,倒逼企業必須無條件按照縣委、縣人民政府的要求進行整改,使企業對整治的強制性、規范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整治目標,從而堅決而徹底地解決造紙企業污染問題。
拆除淘汰關閉落后生產設施設備。對單條產能1萬噸/年及以下、以廢紙為原料的制漿生產線,以及幅寬在兩米及以下并且車速為80米/分以下的生產白板紙、箱板紙及瓦楞紙的抄紙機等全部淘汰關閉,并且被淘汰的設備設施要拆除落地,機架機墩要破解平整,被淘汰的設施要破解至不能再使用。同時,淘汰關閉小產能造紙生產線。
結合實際,賓陽縣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針對造紙企業設備設施相對落后,規模不大,且受生產場地和資金的限制等現象,動員企業主動退出市場,引導企業向規模大、產能高、技術裝備先進、清潔生產、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企業發展。
重拳四:出臺嚴格的污染整治標準
縣委、縣人民政府在對符合產業政策要求的企業污染整改中,嚴格按照《南寧市2013年造紙企業環境污染限期整治工作驗收標準》進行整改,并結合賓陽實際,出臺了更加嚴格的污染整治標準。
污染物排放達標,即執行《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544-2008)規定的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實行嚴格排放標準。即化學需氧量50毫克/升,氨氮5毫克/升;廠容美潔,即廠區整潔美化亮化,功能分區清晰合理、管線布設整齊美觀,生產功能流線布局。賓陽縣要求企業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進行全面整改,淘汰絕大部分的落后產能。
坐落于賓陽縣蘆圩工業集中區的南寧市佳達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盡管不存在淘汰落后產能問題,但仍因公司廠區內各功能區域劃分不清、廢氣脫硫除塵設施未能正常使用、廢水在線監控設備損壞、雨污分流不清、環保檔案分類不明確等5方面問題,自2013年7月10日起全面停產整頓。這家公司副總譚芳告訴記者:“對于縣委、縣政府的高標準、嚴要求,我們停產整頓是樂于接受的,因為這與公司做大做強的理念相一致。這次政府規范整頓造紙行業,對我們來說是個利好消息,不僅可以督促企業規范經營,還可以規避一些不良競爭。”
目前,全縣符合高標準整改條件的8家造紙企業正在整改中,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重拳五:嚴格問責不打折扣
縣委、縣人民政府組織工作組,對造紙行業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專項督察,發現問題及時查處。
在督察過程中,發現少部分企業環保整改標準過低,督察組立即責令企業停止整改,要求企業提出新的高標準整改方案報縣人民政府審定后,方可繼續整改。
督察組發現,新橋鎮林堡村委蘇屋、譚屋、虎林等村存在非法小造紙作坊私自接電、采購設備生產等現象后,立即組織公安、經信、監察、工商、質監、環保、供電公司等部門迅速開展打擊行動,取締非法小造紙作坊12家,收繳電機14臺、大小傳動軸共23根、割紙機1 臺、水槍兩臺、鋼架料一批,及時從源頭上遏制了非法小造紙死灰復燃。
對在工作中存在不負責任、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等現象的有關人員,縣委、縣人民政府已派出以縣紀委、監察局牽頭的調查組進行調查。目前,有關案件正在深入調查取證,且明確不管涉及到誰,都要嚴格問責,確保整治措施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重拳六:暢通舉報渠道,加強巡查督察
造紙企業停電停產后,部分涉及群眾進行了上訪。對此,縣委、縣政府科學制訂預案,指定專門機構,落實專人負責,及時做好解釋疏導和宣傳教育工作,盡量避免集體上訪和越級上訪,切實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通過進行造紙行業的綜合整治,賓陽縣產業得到了優化轉型升級,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改善。整治前,賓陽縣公路沿線幾十條煙囪大量排放黑煙,空氣受到嚴重污染,整治后,排放廢氣的煙囪大大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