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東莞集合各方力量全力推進水鄉經濟區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昨日,記者從東莞市環保局獲悉,根據最新的環境監測信息,經過環境綜合整治,水鄉經濟區已有接近一半的河流水質狀況得到明顯好轉,部分河流水質甚至連升三級,水環境綜合整治效果初顯。據了解,水鄉地區嚴格環保準入門檻,據統計,2013年,水鄉經濟區全年共拒批涉水排放大項目11個。
關閉28家電鍍企業
據東莞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從2013年水鄉經濟區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開展以來,水鄉地區嚴格環保準入門檻,在引進新項目及對新項目的環保審批上堅持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早期介入、建立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審批聯動機制。
具體而言,對屬于國家、省和市明令淘汰產業的項目、采用落后生產技術和設備的項目,一律不予批準建設;對屬于國家、省和市限制的產業項目、采用限制的生產技術和設備的項目以及“兩高一資”的項目,原則不予批準建設;對建設項目經環境影響評價,預計達不到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建設項目,不予批準環評文件。據統計,2013年,水鄉經濟區全年共拒批涉水排放大項目11個。
與此同時,環保部門全面深化重點污染企業整治,對水鄉地區電鍍、漂染、洗水、印花、造紙等254家重點污染企業,進行專項整治。目前,水鄉地區68家電鍍企業全面實施了限期治理、限期整改、提標改造等整治措施,已關閉不符合原地保留條件的企業28家。在加快環保專業基地建設上,目前已有32家搬遷入園企業簽訂入園協議,10家電鍍企業已投入試生產。
潢涌河水質類別上升三級
據介紹,從2013年1月起,東莞市環保局將水鄉經濟區東江北干流、東江南支流、麻涌水道、赤滘口河、道滘水道、東莞水道、厚街水道、倒運海水道、中堂水道、潢涌河、洪屋窩水道、北海仔和東江南支流入海河流等13條主要河流納入常規監測,設置13個水質監測斷面,逢單月上旬監測一次,目前,已對水鄉地區河流完成了6期監測,為及時掌握區域內主要河流水質情況提供有效保障。
監測數據顯示,水鄉地區有6條河流在過去一年水質狀況有所改善,占監測河流總數的46.2%,分別是潢涌河、麻涌水道、道滘水道、倒運海水道、中堂水道和東江南支流。
在這其中,潢涌河是水鄉地區河流變化最大的一條。水質由去年初的劣類好轉到如今的類,水質類別上升三級,水質由重度污染變為良好,綜合污染指數由原來的11.48降至6.17,降幅達46.2%。
部分鎮村對淘汰重污染行業不積極
盡管水鄉地區綜合環境整治初戰告捷,但環保部門坦言,當地面臨的環境污染治理挑戰依舊不少。一方面,水鄉地區的水質污染情況依然嚴重,區域內河涌黑臭現象仍然比較普遍,水鄉地區各鎮推進內河涌污染整治力度有待加強。按照省里面下達的水環境整治任務,水鄉地區要在2015年全面消除劣五類水體,水環境整治壓力仍舊巨大。
另一方面,水鄉地區的空氣環境質量不容樂觀。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水鄉片區空氣質量部分指標尚未達到新的國家標準。同時水鄉片區地處穗港通道,受周邊廣州工業開發區影響較大,一旦遇到不利氣象條件,珠三角區域輸送的污染物和本地污染物疊加,使水鄉片區污染物濃度進一步升高,也客觀上加重了空氣污染程度。
另外,由于歷史原因,在水鄉地區一些鎮、村,重點污染企業和一些落后產能普遍構成當地的經濟支柱產業或重要的配套產業,要將這些企業關閉或搬遷、整治進入基地,需要大量的資源和財力投入,這將引起一些鎮、村(組)收入的暫時性下降,致使一些地方對重污染行業整治積極性不高,未能發揮主導作用,相關工作推進相對較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