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業觀察
【全部專欄作者】    
 
劉明明:產能過剩不是真正的產能過剩
        作者:劉明明       發表時間:2014-12-01   
【文章摘要】  受宏觀經濟增速減緩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中國造紙業的低迷已經持續將近三年了。2014年上半年,全國造紙行業基本完成產量6千萬噸,產能過快增長得到一定的抑制,結構進一步優化,但是持續的市場低迷,也使部分企業出現效益下降、經濟困難局面,行業仍然處于低谷。

  受宏觀經濟增速減緩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中國造紙業的低迷已經持續將近三年了。2014年上半年,全國造紙行業基本完成產量6千萬噸,產能過快增長得到一定的抑制,結構進一步優化,但是持續的市場低迷,也使部分企業出現效益下降、經濟困難局面,行業仍然處于低谷。

  產業的發展應該是周期性的規律,發展形勢有高有低,這都是正,F象。中國造紙也必將回升,但是何時回升是一個問題,需要大家探討。這取決于兩個因素,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

  認為行業目前的產能過剩不是真正的產能過剩,因為高質量的產能以及高質量的紙制品并不過剩。關鍵是低劣的能耗大的該淘汰的過剩,工信部去年公布了1200萬噸淘汰產能,但是沒有落到實處,該淘汰的產能沒有出局,這是一個因素。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產業的企業素質,是要實現轉型升級和提高核心競爭力應該面臨的問題。如何在互聯網新經濟思維、新的模式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是一個關鍵的因素,比方說要尋求跨界發展的可能性。

  大家都知道,隨著電商的沖擊,新聞紙業第一個遭受最大的沖擊。華泰是最大的新聞紙制造商,這些年不斷利用先進的技術,優化生產、降低成本,現在發展的很好。

  針對中國造紙業的不斷變化,我們要提出超前的新理念、新模式,并與各位嘉賓分享。最后,我們愿意跟大家攜手共進、為中國造紙業提供符合國情,提供當前的模式,以及提供我們的技術和服務。

    本文為《紙業網·紙業觀察》專欄文章,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轉用,其他媒體不得改寫。經同意引用時,應保證引用內容與原文章內容語意一致。
  作者介紹
劉明明,女,現任福伊特造紙技術中國區總裁兼首席代表,是福伊特全球59名高層經理中唯一的女性和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 零增長是一個機遇
 ♦ 現在是發展林漿紙一體化的難得機遇
 ♦ 李建華:建議恢復廢紙來料加工貿易政策
 ♦ 對話許連捷:80年代推銷衛生巾 遭遇冷眼無數
 ♦ 優化產品及服務 提高附加值
 ♦ 胡楠:造紙裝備必須適應造紙工業結構優化的需求
 ♦ 宋望球:造紙行業將進入低速發展階段
 ♦ 國內森林認證改革對造紙企業是個喜訊
 ♦ 朱勇:從現在開始做未來的印刷
 ♦ 女首富張茵的創業路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