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編者按:
    近幾年來,關于兩稅合并的話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盡快完成兩稅合并,給予內外資企業平等、公平的競爭環境,是國內學術界和企業界最多的呼吁。我國入世五年后,全面開放的目的和形式同樣擺在了所有企業面前,當然應該在所得稅稅負上要求公平一致,國內企業應與外資企業享受同等的公平的國民待遇。
 
相關報道

[兩稅合一]
是指將兩部法律法規統一成一部所得稅法,在稅率等方面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

[企業所得稅]
是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企業(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外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而征收的一種稅。

[企業所得稅征稅對象]
企業所得稅以納稅人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為征稅對象。

[企業所得稅稅率]
有法定和優惠兩種稅率。法定稅率是33%;優惠稅率是指對應納稅所得額在一定數額之下的企業給予低稅率照顧,分為18%和27%兩種。

我國內資企業所得稅的蛻變過程

·國務院 1984年9月18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營企業所得稅條例 ( 草案 ) 》和《國營企業調節稅征收辦法》

·財政部 1984年10月18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營企業所得稅條例(草案)實施細則》

·國務院 1985年4月11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集體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

·財政部 1985年7月22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集體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

·國務院 1988年6月25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

·財政部 1988年11月17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所得稅暫行 條例施行細則》

·國務院 1993年12月13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

·財政部 1994年2月4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欄目責編:李德潔   制 作:楊敏
   企業所得稅法草案3月9日審議
   3月8日上午,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作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草案)》的說明。他表示,內資、外資企業適用統一的企業所得稅法,統一并適當降低后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統一和規范稅前扣除辦法和標準,統一實行“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的新稅收優惠體系。兩稅合并后的企業所得稅各項制度即將敲定。 。[詳細內容]
   兩稅合并打破不平等競爭
    現行的內外資造紙企業所得稅“雙軌制”模式始自15年前。從1994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開始施行,并沿用至今。內、外資造紙企業所得稅稅率雖均為33%,但在實施過程中,內資造紙企業平均實際稅負為25%左右,外資造紙企業平均實際稅負為15%左右。
    應當承認的是,稅收優惠政策,特別是所得稅優惠政策,在調節經濟總量和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增長、保持經濟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這種制度安排,在實施之初對吸引外資確實起到了促進作用。但在執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在兩套稅制、兩套優惠規定的框架下,內、外資企業間明顯不公平;稅收優惠過多過濫,普惠性傾向突出而實際規則紊亂,政策目標不明確,區域性的優惠和照顧困難企業過多,則沖淡了既定的產業性目標。
   大家都站上相同起跑線
    內外資兩稅合并之后,造紙行業的外資、合資、內資稅率“三分天下”的格局將發生根本性改變,所有的企業將統一到相同的起跑線。 近年來,外資造紙企業在華發展很快,享受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為其帶來的投資效益。如金光集團進入中國后,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造紙企業。數據顯示,造紙行業外商和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產品銷售收入占全行業的比重從2000年的28.2%上升到2005年的32.8%。
   趨向成熟市場的又一次“脫殼”
    與已經消逝于“地平線”的價格雙軌和股權雙軌一樣,市場不公平競爭的制度設計,會產生諸多的弊端,甚至滋生腐敗!捌絻r、議價”時代的“倒賣批文”,股權分置所形成的股市畸形,我們記憶猶新。企業所得稅的兩稅雙軌,也日益顯出“弊大于利”的問題。兩稅并軌成了深化改革的一個聚焦點。
   為產業結構升級打開新的空間
    新稅法將統一稅收優惠政策,實行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的新稅收優惠體系。企業從事環境保護項目的所得和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可享受減免稅優惠等內容,充分體現了國家鼓勵環境保護和技術進步的政策精神。這將為我國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打開新的空間。
  兩稅合并阻力不小
    在內外資企業兩稅合并問題上,我們聽到了截然不同的聲音:財政部和部分專家學者是一種,商務部、外資企業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又是一種。聲音的多重性表明,公共政策引起不同集團間的博弈已經開始顯性化,這也再次提醒最終決策者:在一項公共決策出臺的過程中,必須正視利益相關者的不同訴求,讓利益相關者充分博弈,理性選擇最優方案,中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方案究竟怎樣出臺?
  專家分析
    造紙戰略專家郭永新認為,從短期看,外資造紙企業的經濟效益是會受到一定影響,但是從長期看,其在中國發展的各種有利因素仍然存在,所以不會影響外資企業的積極性。而對于國內造紙企業來說,降低稅率使得稅負下降,利潤空間增加,利于提高其競爭力。

    郭永新指出,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能夠保證造紙行業的戰略地位。紙張不僅是生活中的消費品,隨著工業加工水平的提高,紙張更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材料。但是我國林木資源匱乏,需要大量進口木漿等造紙原料。

往期視點
      更多
    竹漿造紙熱 還需冷水降溫  
    日前,針對部分沿海及西南地區發展竹漿造紙熱情高漲現象,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影響評價司巡視員牟廣豐表示:發展竹漿造紙要汲取“林漿紙一體化”在某些地區的教訓,部分竹產地地方政府和一些造紙企業“大干快上”、“  
    如何看待外資進入中國紙業  
    目前,外資企業雖然資金實力雄厚,但其他優勢并不明顯,值得關注的是,外資在國內造紙業的資本結構比重已經超過了警戒線,且三資企業的市場份額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一。  
 
    是誰拿環境開玩笑  
     “內蒙古中小造紙企業已經呈現出遍地開花的趨勢,而且大多不符合環保要求,有的已經造成嚴重污染,如不及早遏制,加強管理,治污困局將越陷越深。”日前,內蒙古人大常委會一位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發出這樣的呼吁。  
    企業利益還是社會公益  
     今年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坦陳,“十五”計劃大多數指標都完成任務,但環境指標沒有完成。造紙工業是我國排放水中污染物COD的重點....  
 網友評論 進入評論中心..>>
  等待您的提問
發  表:
筆  名: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聯系電話:010-60204993、18510100716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客服信箱:zhangjing@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