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環境與發展協調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從末端治理到源頭控制,從利用廢物到減少廢物的質的飛躍。繼2023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再度升級。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發展,促進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應用,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供應鏈。多年來,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探索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逐步實現低碳林木種植、生產廢料回收、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實質性成果,形成了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型產業體系。 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陽紙業”)創立于1982年,是全球先進的林漿紙一體化跨國集團,曾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綠色設計產品、山東省環境友好型企業、山東省首批循環經濟示范單位、山東省節能先進企業、山東省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等榮譽稱號。 多年來,太陽紙業把建設循環經濟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集團以“林漿紙一體化”為發展主線,以清潔生產為重要手段,以科技進步為主要動力,在發展中調整,在調整中提高,在競爭中發展,形成了資源配置合理、生態產業鏈網完備、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型產業體系。 結合公司實際,太陽紙業在循環經濟方面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1.植樹造林,低碳造紙 走進老撾沙灣拿吉省色奔縣,只見一片片樹林在風中搖曳生姿,站在半山腰遙望四周,林地層層疊疊,群山郁郁蔥蔥。“太陽紙業到來之后,為我們提供了優惠的種植政策,不僅提供苗木,而且培訓了相關的種植技術,保障大家實現一次種植、多輪采伐、長期收益!鄙伎h虎依占村合作種植戶瑪尼介紹道,這幾年瑪尼家種植了2萬多棵桉樹,每年都有2000多萬基普的收入,改善了家里貧困的生活。 太陽紙業以種植戶利益為根本,承擔前期資金投入、技術投入和市場回收,種植戶負責完成種植、管護、砍伐等工作。在木材成材之時,太陽紙業進行回購,扣除苗木成本的所有利潤均交由種植戶。太陽紙業靈活的合作種植模式,大大激發了老撾農戶的種樹積極性,當地林木種植專業戶已經發展到近9000家。 太陽紙業在老撾大力開展林地種植,在老撾的紙漿林種植面積已達6萬h㎡,為太陽紙業“林漿紙一體化”產業模式打下堅實基礎。林地不僅為當地帶來了顯著的環境效益,為全球碳中和貢獻力量,也有助于公司解決原料問題,并且助力老撾人民脫貧致富,取得了環境、經濟、社會的多重效益。 2.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2024年1月,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山東省發改委、山東省科技廳等11部門聯合發布山東省首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名單,其中,太陽紙業入選首批山東省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企業,彰顯太陽紙業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杰出成效。 作為國內造紙行業大型制漿造紙企業之一,太陽紙業始終把環保作為企業的“生命工程”,堅持保護生態環境,以實際行動積極踐行“雙碳”戰略,持續推進減污降碳。太陽紙業通過優化制漿造紙工藝流程,更新改造設施設備,綜合利用生物質、固廢等非化石能源,堿回收循環利用等一系列措施,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多贏,讓綠色低碳這個“關鍵變量”,成為太陽紙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2.1制漿廢液循環利用(堿回收車間) 太陽紙業對造紙黑液采用堿回收的方式,余熱進行發電,回收后的堿繼續回用于生產,減少化學品消耗的同時削減污染物排放量;堿回收產生的固廢白泥,部分通過石灰窯煅燒生成生石灰回用于制漿,部分與美國特礦合作以生產造紙原料碳酸鈣并回用于造紙,部分作為電廠脫硫劑,以廢治廢,變廢為寶。 以1000t/d堿回收為例,通過黑液燃燒余熱利用,年可發電約9000萬kWh,供熱約60萬t,供熱及發電帶來的收入約1.5億元;年可回收有效堿約8.5萬t,節約化學品費用超過5000萬元;白泥經石灰窯煅燒,年可節約外購石灰約6萬t;白泥用作脫硫劑,年可節約外購脫硫劑費用1150萬元。 僅1000t/d堿回收車間的年經濟收入約2.2億元,太陽紙業在解決環境問題的同時,又可產生一定的經濟利益,經濟與環境實現雙贏。 2.2造紙固廢循環利用(生物質電廠) 太陽紙業結合自身發展情況,把綠色、低碳、環保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積極探索,加速轉型,加大對清潔能源的利用,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太陽紙業充分利用造紙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木渣木屑等生物質能。以太陽紙業山東基地顏店廠區180t/h生物質焚燒鍋爐為例,該生物質能源項目總投資為2.5億元,通過對造紙固廢進行焚燒發電以實現綜合利用,造紙固廢年可替代標煤約5萬t,直接經濟效益約5000萬元,每年可減少污泥等造紙固廢排放量約20萬t,按照傳統填埋費用150元/t計算,年可節約3000萬元填埋費用。通過造紙固廢資源化綜合利用,太陽紙業可實現經濟效益近8000萬元/a。 3.三位一體水循環綜合利用新高度 在廢水有效處理、充分利用的基礎上,太陽紙業著力于生產線內部、企業內部和區域3個層次構建水資源一體化。通過在工段、車間的減量化構筑企業內部的小循環,通過分廠區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交互利用構筑各廠區之間的中循環,通過企業外排廢水的資源化利用,加強水環境生態涵養,構筑區域水資源的大循環,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廢水治理模式。 通過實施清潔生產,加強生產全過程控制,利用無水化學品添加系統、多圓盤節水設備等先進技術,太陽紙業實現了造紙白水的封閉循環。 展望未來,太陽紙業將繼續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圍繞綠色產品研發、清潔能源替代、綠色工廠升級等多方向大力推動造紙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以“雙碳”工作為引領,從“要素驅動”逐步轉向“創新驅動”,從“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將發展工作集中在減污降碳的新工藝、新技術上,實現造紙全生產鏈的綠色低碳轉型,讓每張紙都彰顯生態本色,讓林木資源永葆生機活力,讓價值傳遞更環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