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上半年連續發布漲價函,但是造紙企業還是普遍陷入了“盈利難”的尷尬。7月16日,山東紙業龍頭晨鳴紙業(000488.SZ)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上半年預計實現凈利潤2.1億元-2.7億元,同比下降86.6% - 89.6%;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1.55億元-2.15億元,同比下降89.1% - 92.1%。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晨鳴紙業表示,受國內疫情反復影響,國內市場需求不足,機制紙價格同比有所下降;同時,受木片、化工等原材料及能源價格上漲影響,生產成本同比上升幅度較大,導致毛利率同比下降。
不只是晨鳴紙業,所屬同花順行業是“造紙”的22家上市公司中,截至7月17日,有8家發布了業績預告,其中美利云、松煬資源2家預虧,晨鳴紙業、博匯紙業等5家大幅下降,冠豪高新凈利潤降幅最小,為16%左右。而對于利潤下滑的原因,多數紙企提到了原料成本上漲,市場需求疲軟。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受原料端成本上漲的影響,紙企多次發布漲價函。近日,包括晨鳴紙業、APP等多家造紙廠商繼6月中旬之后再度發布漲價函,自7月1日起,公司旗下紙種價格在6月基礎上調漲200元/噸。
但部分紙企表示,由于公司產品提價滯后于原材料漲價,報告期內毛利率下滑,盈利能力減弱。
據年報介紹,晨鳴紙業目前在山東、廣東、湖北、江西、吉林等地建有6個生產基地,年漿紙產能達1100多萬噸,是國內首家實現制漿與造紙產能相平衡的造紙企業。公司機制紙產品涵蓋文化紙、銅版紙、白卡紙、復印紙、工業用紙、特種紙、生活紙等7個系列200多個品種,主要產品市場占有率均位于全國前列。
在面臨盈利挑戰的同時,晨鳴紙業今年還有另一項工作重點,就是繼續降低資產負債率。據了解,雖然從2018年以來,公司負債總額呈下降趨勢,但資產負債率仍超過70%紅線。
在2021年年報中,晨鳴紙業將“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適時推進再融資等權益性融資項目,持續壓縮融資租賃業務規模,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寫入2022年經營規劃。此外,今年4月份,一直以穩健分紅著稱的晨鳴紙業宣布暫不分紅,理由也是進一步降低負債規模,優化資本結構,提高公司財務的穩健性。6月28日,晨鳴紙業公告稱,公司擬引進廈門國貿對子公司湛江晨鳴進行增資,增資金額為4億元,這也是晨鳴紙業降低負債率的最新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