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22年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期,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就1-5月份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進行了解讀。 數據顯示,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4萬億元,同比增長1.0%。 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6萬億元,同比增長9.8%;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8萬億元,增長7.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845.3億元,下降16.1%;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萬億元,下降2.2%。 1—5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16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4個行業下降,1個行業由虧轉盈。 值得關注的是,造紙和紙制品業實現營業收入6050.8億元,同比增長2.4%;利潤總額212.4億元,同比下降48.7%。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實現營業收入2847.6億元,同比增長0.8%;利潤總額136.1億元,同比下降9.6%。 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3.16萬億元,同比增長9.1%;發生營業成本44.88萬億元,增長10.2%;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47%,同比下降0.52個百分點。 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47.62萬億元,同比增長10.4%;負債合計83.57萬億元,增長10.5%;所有者權益合計64.05萬億元,增長10.2%;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持平。 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9.75萬億元,同比增長11.8%;產成品存貨5.96萬億元,增長19.7%。 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42元,同比增加0.83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7.88元,同比減少0.52元。 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為88.0元,同比減少1.1元;人均營業收入為170.4萬元,同比增加14.3萬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9.0天,同比增加1.3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54.4天,同比增加2.0天。 


表1 2022年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財務指標 
表2 2022年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指標 
表3 2022年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財務指標(分行業) 解讀: 工業企業利潤數據 5月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逐漸向好,企業復工復產、物流保通保暢有序推進,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逐步恢復,企業利潤降幅收窄。 主要特點如下: 一是工業企業營收有所回升。受生產物流逐步恢復、產業鏈供應鏈逐步暢通推動,工業企業銷售狀況有所改善。 二是企業單位費用下降。5月份,減稅降費、助企紓困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工業企業費用負擔繼續減輕。 三是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收窄。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6.5%,降幅較上月收窄2.0個百分點。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0%。 四是長三角、東北地區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明顯收窄。5月份,隨著企業復工復產持續推進,長三角和東北地區工業企業利潤雖同比下降,但降幅較上月明顯收窄 五是煤炭、石油等能源行業利潤仍保持成倍增長。這兩個行業合計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9.5個百分點。 六是裝備制造業利潤邊際改善明顯。隨著裝備制造重點地區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物流堵點卡點有效暢通,裝備制造業效益狀況明顯好轉。 七是基本消費品行業盈利繼續恢復。隨著市場需求逐步恢復,加之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基本消費品行業盈利繼續恢復。 總體看,工業企業效益狀況雖出現一些積極變化,但也要看到,5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仍繼續下降,企業成本上升壓力依然較大,生產經營仍面臨諸多困難,工業企業效益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當前國際形勢更趨復雜嚴峻,工業企業效益恢復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 下階段,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落實落細穩定工業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推動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