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晚間,凱恩股份公告,近日已無法與董事王白浪取得聯系。 
曾進行清倉減持 凱恩股份稱,截至目前,公司尚未獲悉具體原因,并表示,該事項不會導致公司董事會成員低于法定最低人數,不會對公司董事會的運作和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影響,公司的經營管理一切正常。 王白浪與凱恩股份的淵源匪淺。其在1998年1月至2005年5月任公司董事長,2004年12月至2013年8月任控股股東凱恩集團董事長,最近一次被選舉為公司董事是在2017年3月。 2004年7月,凱恩股份成功掛牌中小板,只比首批登陸者晚了10天,作為公司實控人的王白浪功不可沒。后來的幾年,這家主營特種紙生產的企業處于眾星拱月般的地位,是浙江麗水地區唯一的上市公司。 不過,到了2010年,王白浪遭負面新聞纏身。時年,經濟觀察報接連發文,直指凱恩股份及其大股東凱恩集團的改制問題、土地轉讓以和資產轉讓問題。此外,東方早報曝出有219個凱恩集團退休職工簽字畫押,聯名舉報王白浪“侵吞國有資產,侵害退休職工權益”。而浙江證監局介入調查后,并未發現違規情況。 另一方面,在凱恩股份業績向好、股價高漲之際,王白浪和凱恩集團卻在匆忙減持,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二者總計減持3200多萬股,套現逾3億元。至此,王白浪已全部清倉,除質押的3500萬股外,凱恩集團也幾乎全身而退。 清倉動作完美契合了王白浪的“賣樹理論”。 2007年,王白浪曾公開表示,“我們凱恩集團10多年來做了什么事情?主要做了一件事:把一個產品推上了一個市場,這個產品就是凱恩股份,這個市場就是資本市場。我把企業當作產品! “我賣的是蘋果樹,不是蘋果。區別在于賣蘋果是每年把當年的蘋果換成錢,而賣果樹是一次性把這棵樹10年甚至20年所長的蘋果全部換成錢,我可以用這筆錢培育更多更好的果樹。賣樹苗、賣果樹和賣果子都是為了盈利,只是盈利環節不同。” 公司兩番易主 凱恩股份作為王白浪的“蘋果樹”,實控權也幾度更迭。 2016年4月,成立僅兩個月的蘇州恒譽六合投資合伙企業擬分別以1.575億元、1.26億元的對價,從王白浪及浙江科浪手中受讓凱恩集團90%股份,其實控人蘇陽取得凱恩股份的控制權。 時至2019年底,凱恩集團將持有的公司股份委托給中植系旗下的浙江凱融特種紙有限公司,中植系掌門人解直琨入主凱恩股份。 凱恩股份兩次易主后,沉寂許久的王白浪又有了新動作。 2021年4月21日,凱恩股份與王白浪、控股子公司浙江凱恩特種紙業有限公司(下稱“凱恩特紙”)簽署《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公司擬將工業配套用紙相關的資產及負債整體劃轉至全資子公司浙江凱恩新材料有限公司,將所持凱恩特紙47.20%的股權轉讓給王白浪,同時將所持凱恩新材60%股權等子公司股權轉讓給凱恩特紙。 此次轉讓完成后,凱恩股份將剝離掉工業配套用紙資產,王白浪則拿回公司的原始業務。 
然而隨著王白浪的失聯,上述計劃泡湯。據10月21日晚間公告,凱恩股份表示,因本次交易涉及標的較多,資產盤點與轉移時間較長,在約定期限未能完成全部工作,協議自動終止,公司已向王白浪退還定金3000萬元。 曲折轉型路 放長視野來看,凱恩股份在不斷謀求轉型,但困難重重。 2016年1月,公司擬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中鋼集團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不料,半年后因交易對價、交易架構等具體方案未達成一致宣告終止。 2017年9月,凱恩股份稱,擬作價27.22億元購買新三板鋰電池公司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97.86%的股權。加之凱恩股份當年2月在卓能新能源定增時認購的2.14%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卓能新能源將成為凱恩股份的全資子公司。最終后因行業政策、證券市場等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與交易對方預計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被迫終止。 另據2018年11月公告,公司計劃購買青島乾運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56.67%股權,作價3.4億元,標的公司主營鋰電材料。因控股股東凱恩集團出現股份凍結等因素,交易終止。 轉型受挫背后,凱恩股份的業績也顯露難色。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公司營收分別為8.93億元、9.43億元、10.28億元、11.28億元,歸母凈利潤則分別為1930.02萬元、868.91萬元、3061.46萬元、2480.79萬元,僅有一年實現正增長。 近年來由于主業支撐,公司業績面迎來好轉。2021年上半年,其營收為9.99億元,同比增長64.18%,歸母凈利潤為4628.77萬元,同比增長28.28%。 
數據來源:Wind 不過,凱恩股份的現金流情況不容樂觀。2017年到2020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三年負增長。至2021年上半年,達到-2157.81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