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品回收站通常在城市的邊邊角角,其內雜亂地堆積著空瓶、破舊家電以及其他廢棄物。 隨著創衛工作的推進,我市針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展開整治工作,廢品回收站私搭亂建、占道經營等現象得到了很大程度改觀。 現場:廢品不占道,擺放有講究。 13日下午,雨城區沙溪路一家廢品回收站里,工作人員正將市民運來的紙板進行稱重。隨后,工作人員將紙板搬進倉庫存放。 紙板、塑料、橡膠……倉庫里,不同的物品被一一分類后,堆放在不同的區域。 “現在我們收到廢品就直接分類放進倉庫,不會像過去那樣四處堆放了!睆U品回收站工作人員簡小翠說。 在廢品回收站里,擺放著幾個滅火器,簡小翠介紹,這是由于倉庫里經常會堆放紙板、泡沫等易燃物品,消防設施的配備必不可少。 同時,廢品回收站還設置了上下班時間,早上9點開門,下午5點左右結束營業,避免影響周圍居民休息。 自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廢品回收站臟亂差現象得到改觀,過去一些私搭亂建、亂堆亂放、占道經營、破壞環境的現象得到有效整治,同時超范圍經營、收贓、銷贓等情況也在相關部門的重點整治下得到遏制。 故事:廢品站之變,源自觀念改變。 沙溪路的廢品回收站在整治工作開始前卻是另一番景象。其經營部門面內堆放著各種回收的廢舊品,紙板、塑料、鍋碗瓢盆等散落一地,占據大半人行道。 周圍市民對這樣的廢品回收站意見很大,除了不得不在機動車道上行走外,大量堆積的垃圾存在消防安全隱患,而長時間堆放的垃圾,則為病媒生物孳生提供了“溫床”。 除了環境衛生臟亂差,壓縮塑料瓶和敲擊金屬產生的噪聲也常常攪得周圍居民心煩意亂。 得知廢品回收站將要整治時,周圍居民十分贊同。 廢品回收站整治工作開始后,沙溪路的廢品回收站搖身一變,不再是周邊市民反感的對象。 廢品回收站工作人員介紹,變化的源頭,最主要的是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廢品收購站需要囤積一些廢品之后集中轉運,在堆放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衛生死角,以及安全隱患,但這并非不可避免。”這位工作人員說,勤打掃、分類堆放、不占道、不私搭亂建、配備消防設施并不是難事,只要做到這些,廢品回收站的周邊環境就能夠有很大程度的改觀。 聲音:解決居民困擾,規范行業行為。 “廢品回收站整治,給周圍群眾解決了一個大麻煩!笔忻駝⒘琳f,這次整治,讓廢品回收站經營更加規范化,令人滿意。 我市一家廢品回收站的老板夏永洪表示,由于廢品回收行業的門檻較低,一些從業人員可能存在廢舊物品整理不干凈,甚至有可能存在銷贓等現象。通過這次整治,能夠讓大家在以后的經營中更加注重行業規范。 記者手記:疏堵結合 綠色發展 廢品回收站的臟亂差,是城市形象的“絆腳石”。進一步凈化城市環境,提高再生資源行業管理水平,規范再生資源回收領域經營秩序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 再生資源行業普遍存在露天亂堆亂放、占道擺放、污水亂排等現象。在回收、分解、加工、運輸過程中,環境污染問題需要解決,用電、用火安全隱患也必須消除,但一味的關停并非辦法,更重要的是正確引導,在“嚴格標準、依法整治、整治到位”的基礎上還需要講究方式方法。 如今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亂象得到改善,歸根結底是多部門共同努力與行業者積極配合的結果。 廢品回收站的整治要堅持疏堵結合原則,規范廢品回收站經營活動,才能確保廢品回收行業健康綠色地發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