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對綠色包裝進行了專題報道,報道中重點提及今年5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推薦性國家標準《綠色包裝評價方法與準則》,針對綠色包裝產品低碳、節能、環保、安全的要求,規定了綠色包裝的評價準則、評價方法、評價報告內容和格式。自此,綠色包裝有了新標準!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提倡綠色包裝,替代綠色包材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分走了大量包裝企業的品牌客戶訂單。包裝企業綠色轉型已升級為一場關乎生存的較量,改革迫在眉睫。無數事實也證明:綠色包裝新時代已經來臨,包裝企業投資綠色包裝,才能擁有未來! 央視《焦點訪談》關注綠色包裝回收,包裝有了綠色標準 央視網消息:目前,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話題,越來越多的人要“‘垃’開架勢,見‘圾’行事!蔽覀兠刻於家a生各種各樣的垃圾,在這當中包裝占有相當一部分。這些包裝形狀不同、用途不同,材質更是形形色色。有紙質的、塑料的、金屬的、木頭的、玻璃的等等。如果能夠減少包裝的用量、提高包裝的利用率,那么,就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焦點訪談》:包裝有了綠色標準 怎樣才能減少這些廢棄的包裝物,又如何讓這些包裝物可以循環利用呢?今年5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推薦性國家標準《綠色包裝評價方法與準則》,針對綠色包裝產品低碳、節能、環保、安全的要求,規定了綠色包裝的評價準則、評價方法、評價報告內容和格式。 
包裝行業是一個服務性的行業,是為商品服務的。2018年,全國包裝企業有25萬余家,包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有2萬億元。那么,根據這個新的國家標準,如何對包裝進行評價呢? 對綠色包裝來說,減量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小小瓶蓋功能一樣,但是重量卻不同,企業在生產時主動減輕重量,消費者在選擇時主動選擇輕薄的瓶蓋,就能減少數十萬噸的廢棄塑料垃圾。除了減量外,可循環使用也是綠色包裝的一個重要指標。 通過優化產品設計,實現減量化,重復使用,可循環,可降解,這些只是綠色包裝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在《綠色包裝評價方法與準則》中,分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在一級指標中分別有資源屬性、能源屬性、環境屬性和產品屬性。在資源屬性中關于包裝材質種類,強調了在包裝設計和生產過程中,都要優先選用無毒無害環保型和單一材質的包裝材料;復合包裝材料生產要采用易于拆解或分離的加工技術。 
要想包裝綠色起來,不僅是政府和企業的事,我們每位消費者更要行動起來。比如不管我們是在使用或者打開包裝的時候,是否都能考慮一下手里的包裝是否是綠色包裝,是否能回收再利用?因為消費者的選擇最終也會影響生產廠家選擇什么樣的包裝。包裝看起來很小,但卻涉及“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為了我們的生態更好,環境更美,為了綠色中國,請從我們手里的包裝做起。(以上部分來源:央視《焦點訪談》) 而在國外,綠色包裝早已被立法要求強制推行。 德國:立法立標強制回收 20世紀90年代,德國出臺《包裝廢棄物管理辦法》,提出包裝廢棄物管理應按照“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最終處置”的順序進行,并設定了不同包裝廢棄物的回收目標和時限,強制性要求包裝生產商、銷售商對包裝回收共同負責。該辦法還制定了包裝廢棄物從收集到最終處置的量化標準,使包裝處理的每個環節都有具體標準可依。 日本:鼓勵包裝再生利用 日本不僅制定并實施《包裝再生利用法》,還致力于回收體系的建設,鼓勵在境內建立大量的回收站,消費者將包裝廢棄物進行分類后,日本的收運系統將分類完的包裝廢棄物通過定時回收、集合中轉等方式,運輸至專門的處理中心進行再循環、再制造處理。 美國:回收包裝企業可減稅 美國從上世紀90年代便開始關注綠色包裝。為了提高企業回收包裝的積極性,美國各州政府根據企業包裝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適當免除企業相關的稅收。同時,美國還在《資源保護與回收利用法》中規定,“減少包裝材料的消耗量,并對包裝廢棄物進行回收再利用”。目前,美國已在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方面形成產業化運作,不僅改善了環境、提高了資源利用率,而且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 替代包材搶占大客戶訂單,包裝企業不加快綠色轉型還有訂單可做嗎? 在國家的提倡下,各大電商企業聯合終端用戶大力推行綠色包裝。包裝企業感受最明顯的是:越來越多品牌大客戶的訂單被其它可替代的綠色包裝材料給瓜分,危機感油然而生。 2016年6月,菜鳥網絡宣布“綠動計劃”,承諾到2020年替換50%的包裝材料,填充物為100%可降解綠色包材,并將搭建全國首個綠色包材交易平臺。 2017年6月,京東攜手九大品牌商共同推出“青流計劃”,預計2020年京東將減少供應鏈中一次性包裝紙箱使用量100億個,從品牌商到供貨端,實現80%的商品包裝耗材的可回收、單位商品包裝重量減輕25%;在用戶端,50%以上的塑料包裝使用可降解材料、100%物流包裝使用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100%物流包裝印刷采用環保印刷工藝。 2017年4月21日,菜鳥網絡、阿里公益基金會與天貓眾多優質品牌共同發出綠色宣言,美的、海爾、飛利浦、奧克斯、西門子、AO史密斯、容聲、夏普、沁園、Blueair、海信、科龍等商家紛紛響應物流綠色行動。他們承諾每年將自愿拿出阿里電商平臺銷售收入的一部分,捐贈給阿里巴巴公益寶貝基金,用于推廣菜鳥綠色包裹。 2017年8月,成都多家電商物流公司試點快遞包裝回收業務。 2018年3月,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聯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啟動了“回箱計劃”,在北上廣深等十個城市全面開展快遞紙箱回收行動,然后將回收的紙箱送至紙廠,廢紙箱被加工成新的紙箱。 
2018年“雙11”,菜鳥網絡在全國200個城市的菜鳥驛站鋪設了約5000個綠色回收箱,引領消費者加入紙箱共享行動,線下回收利用紙箱1300多萬個。 2019年5月,菜鳥聯合申通、韻達、圓通、中通、百世共同發起“綠色快遞日”,并宣布在全國鋪設5萬個綠色回收箱;目前3萬個回收箱已經走進全國各地的快遞末端網點,成為“家門口的綠色公益”。 菜鳥的大數據和AI算法優化裝箱,可推薦合理的紙箱型號和裝箱方案,避免“大材小用”、過度包裝,可以平均減少15%的材料使用。過去一年,僅菜鳥倉內就“瘦身”了2.9億個快遞包裹。 機會擺在面前!中國綠色環保包裝國家標準交流宣貫會青島等你! 綠色包裝(GreenPackaging),又稱無公害包裝或環境友好包裝(EnvironmentalFriendlyPackaging),指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無害、能重復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包裝。 為了更好的貫徹綠色環保包裝在行業的應用與普及,建立包裝人的行業價值共識,上海華印展覽服務有限公司決定從2019年10月19日開始,聯合中國出口商品包裝研究所,在全國展開有關綠色環保包裝的巡講會議。 會議地址將涵蓋全國各個重要城市:青島、濟南、溫州、臺州、杭州、蘇州、南京、上海、廈門、廣州、東莞、佛山、深圳、南寧、成都、重慶、武漢、長沙、鄭州、西安、保定、天津、大連、長春等。 這將是一場聲勢浩大的中國包裝企業的“品牌賦能活動”,也是《綠色包裝評價方法與準則》國家標準實施的前期預演,期待大家的共同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