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環保嚴查絲毫沒有放松的意思。4月9日,浙江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工作動員會在嘉興市召開。根據安排,督察組督察進駐期間為4月9日-23日,時長為15天。 而根據最新消息,日前,浙江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工作動員會也已在舟山召開。至此,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已完成進駐嘉興市、紹興市和舟山市三地,標志著全省2019年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全面啟動。 1、為什么要嚴抓環保?不只是為了環境 環保嚴查,很多企業停產減產,到處是抱怨,地方政府也是矛盾重重,那么,為什么中央還是會重拳出擊這么做呢?有工廠老板分析了當下環保嚴查的原因: 原因一:提高環境水平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經濟發展實際上是以犧牲環保水平為代價的,企業不遵守政府規定,亂排亂放,使得區域性霧霾、城市黑臭水體、湖泊富營養化、海洋赤潮、土壤污染等問題凸顯,環境風險不斷累積,環境安全隱患突出。 而且在部分地區,黨政領導片面強調經濟社會發展,忽視資源環境約束,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一時增長,使環境執法受到較多干擾,企業環境違法現象較為突出。這些都與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不相適應。 如今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大幅提升,經濟發展到新的階段,人民的社會環保意識也得到了空前提高,國家不可能再允許企業像以前一樣進行粗放式的管理。真要這樣的話,中國的經濟就不是進步,而是退步了,因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還是沒有一定的技術含量。 原因二:清除臟亂差的不正規企業 在改革開放初期,臟亂差不正規企業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解決就業、貢獻稅收,也貢獻了很多的GDP。但經濟發展到今天,國內的企業都需要轉型升級,要不然在整個國際市場上毫無競爭力可言。 只是,轉型升級都需要企業投入很多的資金,這些資金從何而來?靠借貸嗎?借貸只是暫時的辦法,歸根結底還需要企業有豐厚的利潤,用利潤來促進轉型升級。但目前的情況是整個生產型企業銷售價格偏低,利潤都不高。 為什么利潤很低呢?主要是存在著眾多市場攪局者。一家正規的企業需要交稅、需要投入高昂的環保設備費用、需要給員工交全額保險,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和服務,還得要有昂貴的管理費用,所以正規企業的成本很高。 而一家不正規的企業根本沒有這些費用,即使有也是少的可憐。這樣的企業由于成本低了很多,所以他們可以用低廉的價格取得銷量。而正規企業為了獲得銷量也只能壓低價格,這就導致了正規企業的銷售價格低、利潤低的現象。 這種現象對正規企業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所以正規企業也會想方設法的去降低運營成本,也就出現了避稅、有環保設備不使用等等的情況,也會想方設法的降低原材料成本、管理成本,因為只有這樣,正規的企業才有生存空間。 因此,經濟發展到現階段,中央必須得砍掉不正規的企業,或者是把企業改造成正規企業,同時也能淘汰一些過剩、落后的產能。只有這樣,才能提升企業利潤,讓企業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研發、轉型升級、給員工發放更多的福利,讓國內的經濟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 原因三:有效的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 為什么前些年各個地方政府獲得財政收入的主要途徑是賣地?因為缺錢缺收入,通過賣地可以快速的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從而也把房價推到天文數字,讓百姓買不起房,也讓整個社會的人都投入到炒房獲利中。 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所有的企業正規化,大家都交稅,不用逃稅、不需要避稅,政府的財政收入才能高,才不用靠賣地去獲得財政收入補貼。政府才可以更好的穩定社會,更好的真正的去服務企業服務百姓。 對于企業來說,如果所有企業都正規,那么大家的成本都差不多,也就不會出現偷稅、避稅、偷排等現象。企業主們也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企業真正的發展上,不用過上提心吊膽的日子,不需要去動歪腦筋了。 網上針對環保的意見有很多,大家也很奇怪,中央為什么會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一方面又拼命的抓環保關停企業。其實這一點也不矛盾,中央未來要的是“有擔當、有責任、有良心”的企業,而不是為了利益昧著良心賺錢的不正規的企業。 2、環保查什么?企業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當然在實際執行中,有的企業可能因為地方政府存在環保一刀切的行為,不得不面臨停產、減產;也有的企業的確是正規企業,但由于工作上的疏忽,還是被處以行政罰款。那么,企業應做好哪些準備,迎接環保督察呢? 1.企業環保手續是否合規 企業建設項目是否依法履行環評手續及“三同時”; 環評文件及環評批復是否齊全; 企業現場情況是否與環評文件內容保持一致:重點核對項目的性質、生產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污染治理設施等是否與環評及批復文件一致; 環評批復5年后項目才開工建設的,是否重新報批環評。 2.項目投運后,是否進行了環?⒐を炇,環?⒐を炇帐掷m是否完備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主要是對環評文件及批復中提出的污染防治設施落實情況進行驗收。 對于部分建設項目(如生態影響類建設項目),如在環評文件及批復中未要求建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設施(不含施工期臨時設施),不需要開展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設施的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建設項目水、大氣污染物環境保護設施由建設單位自行開展驗收。 在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之前,其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達不到國家規定要求的,該建設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3.廢水處理設施 廢水處理設施運維臺賬是否齊全:廢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時間、加藥記錄、維護記錄等,臺賬是企業對環保設施管理的痕跡記錄,企業應該對臺賬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 環境風險單元是否具備防滲漏、防腐蝕、防淋溶、防流失措施; 是否實行雨污分流,是否具有清凈廢水系統以及雨水排水系統風險防控措施,是否具有清凈廢水系統的總排口監視及關閉設施; 是否具有生產廢水處理系統風險防控措施,事故廢水收集措施是否齊全; 是否設置應急事故水池并確保事故排水收集設施在事故狀態下能順利收集泄漏物和消防水,事故水池是否能保持足夠的緩沖容量。 4.廢氣處理設施 廢氣處理設施檢查主要檢查廢氣處理設施的運行狀態、歷史運行情況、處理能力及處理量。 廢氣處理設施運行記錄是否齊全; 是否按照規定設置采樣孔及采樣平臺:排氣筒的高度、采樣孔孔徑、采樣平臺規格,以及排放標志牌。 廢氣排放口:是否在禁止設置新建排氣筒的區域內新建排氣筒; 無組織排放源:檢查料場、貨物的揚塵和生產過程中的粉塵,是否按要求采取了防治顆粒物污染的措施或設備。 5.固廢、危廢規范化管理 源頭分類需注意的要點 ·危險廢物與一般廢物分開; ·工業廢物與辦公、生活廢物分開; ·固態、液態、泥態、置于容器中的氣態廢物分開; ·可利用的與不可利用的廢物分開; ·有熱值的與沒有熱值的廢物分開; ·性質不相容的廢物分開; ·利用和處置方法不同的分開; ·大的類別要分清,每一種類也要區分。 污染防治責任需要注意的要點 ·建立危廢管理制度。建立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責任制度、內部管理制度和應對危險廢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建立危廢管理圖表。有危廢管理領導小組及分工。 ·建立崗位責任制度。企業主要領導、主管領導、主管部門、主管人員、各生產單位主管人員及各生產班組(員工)在危廢管理工作方面的崗位職責和責任。 ·建立安全操作規程。企業產生危險廢物工藝環節安全操作的有關規定及要求。 標識制度需注意的要點 ·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必須粘貼危險廢物標簽。 ·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設施、場所,必須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 管理計劃需注意的要點 ·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包括減少危險廢物產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 ·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包括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措施。 ·報當地縣級以上環保部門備案。 ·管理計劃內容有重大改變的,應當及時申報 危廢標識規范化管理要點 ·危險廢物貯存間門口需張貼標準規范的危險廢物標識和危廢信息板,屋內張貼企業《危險廢物管理制度》。危險廢物貯存間內禁止存放除危險廢物及應急工具以外的其他物品。 ·危險廢物貯存間需按照“雙人雙鎖”制度管理,即兩把鑰匙分別由兩個危廢負責人管理,不得一人管理。 ·不同種類危險廢物應有明顯的過道劃分,墻上張貼危廢名稱,液態危廢需將盛裝容器放至防泄漏托盤內并在容器粘貼危險廢物標簽,固態危廢包裝需完好無破損并系掛危險廢物標簽,并安要求填寫。 ·建立臺賬并懸掛于危廢間內,轉入及轉出(處置、自利用)需要填寫危廢種類、數量、時間及負責人員姓名。 ·標簽填寫注意事項:危險情況和安全措施必須分別遵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危險用語和安全用語填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