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底,新平縣竹子面積達36.15萬畝,其中投產面積29.32萬畝,實現干筍產量58萬公斤,竹材產量30.25萬噸,總產值1.2億元,農業人口人均竹子面積1.8畝、人均收入601元。2016年預計實現總產值1.38億元。
新平縣竹子種植歷史悠久,發展迅速,尤其在國家實施西部開發戰略并啟動天保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等項目建設后,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要求,立足本地實際,選擇核桃、竹子為林業主栽樹種,以達到經濟和生態效益雙豐收。目前,新平縣12個鄉鎮(街道)均有竹子分布,其中,全縣98%的村(社區)、88%的村(居)民小組、71%的農戶都種植竹子。
據統計,新平縣種植竹子面積最大的村-戛灑鎮臘戛底村委會,2015年,全村面積達4.1萬畝,戶均面積75.6畝,人均面積18.6畝。產品主要有食用金絲筍、竹材、竹筷等,年均加工食用金絲筍350噸,銷售竹材1.3萬噸,銷售竹筷1000萬雙。全村經濟總收入3850萬元中有1873萬元來自竹產業,占48.6%;農民人均純收入11500元中有5175元來自竹產業,占45%;戶均竹產業收入3.5萬元。收入10萬元以上的有13戶,占2.3%;5萬元-10萬元的187戶,占34.5%,5萬元以下的342戶,占63.2%。全縣不少農戶在發展竹子中擺脫了貧困,竹子產業已逐漸成為當地發展致富的支柱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