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風起云涌的今天,各行各業的電商蜂擁而至。印刷——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行業也邁進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2016年印刷電商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全國大大小小印刷電商已經超過300余家,這些印刷大佬們都想在電商的浪潮中淘到屬于自己的黃金,更有甚者做著雄霸印刷江湖的夢!
長頸鹿網是一個互聯網公司,從事印刷電商3年有余。在這3年里,我體會了各種滋味,我們搞過平臺,做過垂直,但是感覺每種模式的背后總有一堵無形的墻很難逾越。今天我想談一談印刷電商的幾種模式,也是我在印刷電商中遇到的問題,純屬原創,不妥之處,還望各位印刷電商大佬諒解。
不管做什么生意,這個生意首先要有利潤或者能解決市場痛點,那么面對一個萬億級的大市場,我們怎么做呢?
1. 平臺模式
大家都知道做平臺是一個非常賺錢,但是又非常燒錢的模式。原來我也做過平臺,一位資深投資人曾問我,你憑什么做平臺,為什么一定是你做?我竟無言以對!對于印刷電商而言,它不同于傳統的電商平臺,因為它涉及客戶、設計公司、印刷廠3個部分。要明白,一個涉及3方的平臺是很難成功的。要做印刷電商平臺,首先平臺客戶的定位很重要,一定要抓住文件提供方。
再則,電商的第一大屬性是在線支付,第二大屬性是標準化,然而印刷電商并不具備這兩大屬性。現在印刷電商中有不少是平臺模式,在全國范圍內簽約印刷廠,來自全國的訂單可以根據IP地址自動分配到就近的印刷廠生產,然后再由印刷廠進行配送,不僅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時還解決了生產時效問題。整套閉環看似沒有什么不妥,但我看來,這其中存在一個致命的環節,叫做直客情節。印刷廠通過電商平臺接單,然后將印刷成品直接送到客戶手里,電商平臺如何能保證簽約的印刷廠以后不翻你的院墻?
有的電商平臺也許已經體會到了這個痛點,雖然也是全國范圍內簽約印刷廠,但他們會跟經濟類客戶的總部簽約,如果能簽下全國大型電子商務公司類的大客戶,然后全國分廠印刷,降低物流成本,這確實是提高效能、降低企業成本的好方法,但是這種模式是大多數印刷電商無法復制和模仿的,首先他們身處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眾多經濟客戶的總部坐落于此,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同時還擁有很好的人脈資源,在這兩點上就形成了壁壘。不過大家也不用過分擔心,畢竟別人沒有搶你的客戶,你也沒有辦法搶他的客戶,大家各做各的,互不影響。
2. 還有一種模式
憑借自己在設計領域的名氣,打著平臺的旗號,招一批業務員,在外面招攬印刷業務。其實這是印刷行業的大忌,走私單的情況無法避免。
3. 垂直模式
這種模式比較簡單,大部分印刷廠或者有價格資源的創業者都可以做,但是垂直印刷電商不同于其他的電商,有局限性,并不能滿足所有的印刷品,印刷品是個性化產品,一旦涉及到個性化就違背了互聯網價格公開透明的特性。在我看來,垂直電商是一個偽項目。
首先我們來分析誰會在網上下單,是直接客戶還是廣告公司?如果是直接客戶那么他的印刷文件從何而來?就算有印刷文件,當他面對那么多復雜的參數,又該如何選擇?他真的會下單嗎?就算真的會下單,下單的人是什么角色?如果是一個員工,他會自己先拿出幾百,甚至幾千元出來做這個印刷品,然后再走公司報銷流程嗎?如果他面對的是廣告公司,那么就是做同行的生意,也就沒必要做電商平臺了。
有不缺錢的土豪印刷電商說我已經成功拿到了投資人的錢,我要改變這些痛點,于是招了四五十個設計師,直接面對用戶,解決用戶的設計問題,且不說這個設計團隊的設計水平如何,我的疑問就是這個團隊能撐得起全國的市場嗎?為了吃下全國市場,就要引進社會資源,于是又開發一個設計平臺,找設計師入駐并在線接單,賺取傭金,但當你平臺上的設計師和客戶直接對接后,估計也就沒你的平臺什么事了。
總結一下,印刷電商是一個大家都在探索的領域,總會有一部分人先出局。這其實跟現在的印刷行業一樣,大家都在熬,日子都不好過,印刷廠想傍上有實力的電商一起玩,又怕玩大了以后被電商甩了,F階段都是互相磨合的過程,大家還是要互相信任、融合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