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從幕后走向臺前 傳統書籍行業尋求“柔軟”轉型
 
http://www.hnckzkzs.com  2016-08-23 中新社

  隨著數字移動媒體以及人們電子化閱讀習慣不斷帶來的沖擊,傳統書籍行業在打磨自身“硬實力”的基礎上,正在不斷尋求符合自身條件更柔軟的身段,堅守那份傳承傳統紙質書籍的初衷。

  作為傳統紙質書籍背后的制造者,在正于此間舉行的上海書展上,上海印刷集團首次從幕后走向臺前。

  “先把宣紙稍微打濕,再把有文字圖案的部分用鬃刷打下去,然后在宣紙上上墨,這便是拓印的全過程”,中華印刷展示館館長林偉成一邊示范一邊向旁邊躍躍欲試的觀眾講解拓印的全過程。

  原來上海印刷集團尚映書坊(以下簡稱“尚映書坊”)此次不僅將拓印、雕版印刷等中國早期的印刷術搬到了書展現場,還讓前來參觀的觀眾親身體驗一把雕版和拓印的魅力。

  從一開展,尚映書坊的交流互動區就“承包”了書展上一處獨特的風景線,上海映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嘉霏略帶欣喜地感嘆道,“第一次參展沒有經驗,攤位人流一直很多,比較意外”。

  實際上這只是“尚映書坊—手作工坊”互動體驗的一部分,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參觀書展的觀眾還可以親身體驗絲網印刷、水中彩拓等印刷工藝的文化魅力。

  如果說這些只是尚映書坊展示“柔軟”身段前的熱身,那么展示出的46類百余種文創藝術消費品便是其實打實的“柔軟”功底。

  這些頗具藝術氣息的元素要怎樣才能融進大眾的生活呢?徐嘉霏告訴記者,文創工作不能脫離生活的本質,只有通過藝術加工讓其具備實用的功能,才能讓文創產品更多走入尋常百姓家,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寶晉齋系列是尚映書坊此次主推的系列之一。它以中國唯一的宋拓本全本《寶晉齋法帖》為基礎,結合現代生活的載體,創造出了一批文創產品。其中包括帶有法帖中部分文字影印的馬克杯,隨著溫度升高,書法真跡便抽絲剝繭般氤氳開來;從法帖中擷取當下潮流文字詞匯,并結合漢語符號,填充漸變色,形成個性文化衫;印有法帖中字跡的鼠標墊等。

  除了“尚映書坊”,上海博物館展臺前的文創消費品也種類繁多,不僅有印著各類名家書畫的手機殼、杯墊、耳機,連口罩、衣服、圍巾等布質商品也都充滿著文化氣息。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出 
  相關新聞  
  ·從幕后走向臺前 傳統書籍行業尋求“柔軟”轉型  ·北京出臺實體書店扶持政策 今年1800萬扶持實體書店
  ·紙太白 傷眼睛 重慶兩企業生產的2.7萬冊作業本被召..  ·上半年猛跌15%:新聞紙市場遇“最艱難時刻”
  ·89家用紙量大的報社上半年新聞紙用量同比下降14.3%  ·制造業“嚴冬” 文化紙企業如何“贏”
  ·海誠股份簽訂阿聯酋年產33萬噸文化紙工程總承包合同  ·美國1月印刷書寫紙上市量同比減少5%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