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國家“水十條”實施元年?缃瓰I海、河湖眾多的江蘇,全面打響新一輪治理水污染攻堅戰——4月26日下午,全省水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召開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發布了《江蘇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發布“紅黑榜”,看看誰上榜
“十二五”期間,江蘇流域治污國家考核成績連續5年為優!翱偟膩碚f,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备笔¢L許津榮在會上說,但水污染防治形勢仍然十分嚴峻,水生態環境質量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省環保廳廳長陳蒙蒙在會上通報了“十二五”水污染防治“紅黑榜”,一批城市遭點名——
太湖流域水質持續改善,15條主要入湖河流全部消除劣Ⅴ類,65個重點斷面水質達標率為61.9%,提高17.3個百分點。其中,鎮江斷面水質改善較為明顯,而不達標斷面主要集中在常州、無錫。
淮河流域23個國家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為95.7%,提高2.3個百分點,但徐州市京杭運河張樓斷面未達考核標準;通榆河39個省考斷面達標率為86.5%,其中宿遷、揚州達標率較高,連云港排淡河大板跳閘斷面達標率為零,泰州新通揚運河姜堰一號橋斷面達標率僅為41.7%。
長江流域5個國家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為90%,基本保持穩定,南京市外秦淮河七橋甕斷面未達考核標準。入江支流45個斷面中,劣Ⅴ類有9個,其中南京、鎮江分別占了4個和3個。
31條主要入海河流中,劣Ⅴ類斷面主要集中在連云港市,南通也有所下降。
92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在95%以上,鹽城、宿遷、連云港部分水源地出現超標現象。
從淮河流域治污規劃落實情況看,項目完成率較高的有泰州、徐州、揚州。城市河道綜合整治方面,達標率較高的是蘇州、泰州,較低的是淮安、南京。
推出路線圖,明晰時間表
會上明確了江蘇水污染防治實施路線圖。
結構調整是水環境改善之根本。江蘇設置了多項標志性指標:全面取締“十小”,年底前全面完成化工、塑料、印染、造紙、電鍍等行業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小型工業企業取締工作;2017年底前完成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任務;2020年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區污染較重企業改造退出任務等。
污染源治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江蘇明確,年底前,所有工業集聚區都要建成工業廢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廢水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南京市到2017年、其他城市到2020年要實現城市建成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十三五”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從今年開始,新改擴建規;笄蒺B殖場都要實施雨污分流和糞便污水資源化利用。
飲用水、城市黑臭河道、地下水等公眾關注的熱點水生態問題,路線圖更給予了重點“關照”:到2020年基本實現“雙源供水”和自來水廠深度處理兩個“全覆蓋”,今年起各地要定期公開飲用水水源、供水廠出水、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確保南京在2017年、其他省轄市2020年實現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目標;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在禁采、限采區開展地下水污染修復試點,對徐州、宿遷等地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源開展補給區環境狀況調查評估。
治水的同時還要節水。到2020年,全省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524億立方米以內,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再生利用率力爭達到15%以上。
迎“國考”,不容等待觀望
“少數部門對‘水十條’已經明確的工作任務,仍然存在等待觀望、消極應對、推諉扯皮等現象。”根據國家及省“水十條”要求,各地應于2015年底前制定并公布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但截至目前,僅有南京、常州兩地正式出臺,其他地方進度嚴重滯后。
而當下的治水形勢卻相當逼人。一方面,公眾對“清水”的期待越來越高,要讓碧波美景在江蘇放眼可見;另一方面,國家的考核要求也越來越嚴。“十三五”,國家將對江蘇104個地表水斷面、25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104個城市黑臭水體、64個地下水質量點位、26條入海河流進行考核,每個考核水體都有明確的目標要求和達標年限,必須按期實現。
實現上述目標,容不得觀望、推諉。南京市副市長黃瀾表示,南京市政府今年以1號文件在全省率先出臺《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月,市政府又召開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推進大會;目前,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長任指揮長的“黑臭河道整治指揮部”,分管市長“周視察、周例會”!敖衲,我們要全面實施飲水安全、工業防治、流域治理、黑臭河道整治等10方面61項具體任務,確保年內實現省考優Ⅲ水質斷面比例達到45.5%,完成36條黑臭河道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