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內蒙古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二五”時期,全區快遞日均處理量達到80萬件以上,最高日處理量超過了169萬件,直接服務網絡購物用戶超過1100萬人。如此龐大的快遞量,使得快遞包裝也不斷增加,大量的快遞包裝帶來了新的問題:過度包裝有無必要,包裝材料可否循環利用,包裝垃圾何去何從?
保存麻煩扔掉可惜
近日,內蒙古大學學生任思佳向記者反映,最近一段時間她一直被宿舍里四處堆放的快遞包裝箱所困擾。“我們宿舍有6個人,平時都喜歡在網上買一些生活用品,久而久之就積攢了大量的快遞包裝箱,扔了覺得可惜,但不扔的話又會影響宿舍的環境衛生!比嗡技颜f。記者看到任思佳的宿舍陽臺上,散亂地堆放著20多個各式各樣的快遞包裝箱。
回憶起以前在網上買過的一件T恤衫,任思佳仍記憶猶新,“本來就是件小短袖,拆包裝時可費了些力氣,要先拆掉外面被層層透明膠帶纏繞的塑料快遞袋,然后再打開包裹嚴實的泡沫紙,里面還有一件手提袋,袋里又是一層薄薄的塑料透明帶,足足弄了4層包裝。衣物又不是什么易損壞品,包裝成這樣真的很浪費。”任思佳無奈地說。她還表示這種情況她身邊的同學幾乎都遇到過,十分普遍。
過度包裝實屬無奈
孫雯雯開網店已經4年了,她告訴記者,作為網絡賣家,客戶的評價對生意的好壞至關重要,為了防止在運輸過程中損壞商品導致客人給差評,只好在包裝上多下功夫!拔页鍪鄣牟簧偈且姿槠,發貨前我一般要先用泡沫紙把商品包一層,再用塑料袋裝起來,放在塑料泡沫里。放進紙箱后我還會用碎泡沫或者報紙將縫隙處填充起來,最后再用膠帶把紙箱包嚴實。如果商品較重的話還要在外面再加上木框。”孫雯雯介紹說。至于是否是過度包裝的問題,她表示客戶從自己這里買東西,如果運輸過程中出了問題,一般不會去找快遞公司,而是直接跟賣家交涉。對于繁瑣的包裝,孫雯雯很無奈,“包裝一來成本太大,掙不了幾個錢,二來就是太麻煩。雖然我覺得不太好,但是又沒什么辦法!
內蒙古順豐速運有限責任公司公共事務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快遞件在運送過程中發生損壞,是需要我們來賠償的。萬一發生外面盒子是好的,里面的東西碎掉了,那就是沒包好的原因,所以我們寧愿選擇多包一點,浪費一點材料也不能把人家的東西損壞。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幾乎所有快遞公司都選擇了層層包裝,至于這些包裝袋、紙盒、膠帶被丟棄后的去向、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卻沒有人去關注。
綠色包裝急需推進
業內人士認為,快遞包裝如果不能循環使用,往往帶來快遞垃圾,盡管部分快遞包裝材料被送往廢品回收站利用,但諸如塑料盒、塑料袋、包裝膠帶等沒有回收價值的材料,最終會被廢棄成為快遞垃圾。
業內人士建議,應加快制訂規范包裝的專門法律法規,相關部門應制訂針對快遞行業的運輸包裝環保標準,明確包裝中使用的各種非降解材料的數量標準,倡導群眾監督。此外還可以通過稅收杠桿調節快遞包裝的市場行為,提高不可降解材料的成本,促使商家精打細算,慎用包裝材料。對個人消費者來說,應該轉變包裝理念,不應以外包裝的精良程度評價商品質量,而應多從節約成本和環保的角度,在保證商品安全的前提下嘗試接受循環使用的外包裝。此外,還應該通過技術創新,探索快遞包裝的循環利用之路。這其中既包括研發新型的綠色包裝材料,也包括包裝材料的直接可回收再利用問題,這樣既能節約大量包裝資源,減少環境污染,又減輕了消費者的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