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江西在全國率先開展了以“明晰產權、減輕稅費、放活經營、規范流轉”為主要內容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現了“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大大激發了廣大農民和全社會的造林護林積極性。在主體改革基本結束后,江西又及時推進了以林權流轉交易平臺建設為中心的各項配套改革,并以南方林業產權交易所為龍頭工程推進全省林權配套改革,實現林業資源變資本、林業資源優勢變經濟優勢。作為全國第一家區域性林權交易所,南方林業產權交易所,積極探索生態資本市場化運作,提升林權價值,獲得顯著成效。
通過網絡化,創建多個涉農交易平臺。開發運行了南方林權交易市場門戶網站,門戶網站實現了林地、林木等項目統一掛牌和信息披露,交易、經紀和中介等會員統一在線服務,客戶會員統一注冊登錄和交易競價等功能;開發運行了全國第一個網上林權交易系統,實現了網上拍賣、競價、招標、議價等交易方式,參與交易的客戶不必到現場,通過互聯網直接在家中或辦公室就可以輕松報價;開發運行中國林業網上商城,以油茶、竹地板、花卉苗木及蜂蜜等特產品為突破口建立天貓旗艦店,在微信平臺建立了主營農林生態食材的微店,打造林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主推江西農林名特產品。五年來,全省已經開展林地、林木等林權交易3000余宗,成交200多萬畝,成交金額43億多元,初步輻射到了湖北、安徽、云南和湖南等20多個省市。
通過資本化,解決林業企業融資難題。推進交易市場與金融機構對接,提供林權質押登記、林權實物量調查和價值評估等服務,開展林權抵押貸款和直接融資服務業務,解決林業企業融資難問題,建立林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引進銀行、保險等合作伙伴,促進金融機構加大對林業支持力度;探索引導擔保、小貸、調查、評估等機構進場服務,實行準入制和黑名單制,規范服務行為,防范交易和金融風險。五年來,累計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服務涉及規模100多億元,現有貸款余額近50億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