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2日,第八屆中國紙業發展大會于廣東東莞成功舉辦。大會以“轉型重構,優化提升”為主題,邀請到行業專家及國內外知名林紙、機械、化工等企業負責人,就行業趨勢、技術創新、價值發現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縱論新時代背景下的發展之道。
 斯道拉恩索中國區總裁宋望球先生
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新在會上作了題為“中國造紙屆的新常態戰略”的2015紙業商會中國造紙發展報告,分析了當前造紙行業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今年1-8月,中國造紙產量增長率為0.1%,這其中不乏因為受到電子媒體的沖擊,然而箱板紙異軍突起,產量增速達到14.55%。而從整體來看,造紙行業呈現著產量持平、利潤走高的趨勢,其利潤增長率達到了5.49%。同時,行業呈現出效益兩級分化的態勢,伴隨著虧損企業的增多,企業數有所減少,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綜上,面對國家、社會與科技發展的新形勢,紙業沉著應對,主動變革,積極進取,轉型升級、優化提升成為主旋律,也取得了良好的成就。
在“嶺南論道”環節,華泰、太陽、玖龍、博匯、亞泰森博、中國紙業、金冠方舟等企業負責人紛紛介紹了各自的成功案例,分享了在生產經營上的理念,談到了在新形勢下如何在“一帶一路”戰略下走出去、如何借助互聯網+來實現效益更大化、如何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如何提升整體產業鏈等問題。大會還邀請到著名財經評論家水皮先生作了主題演講,分析了當前形勢下TPP對于中國經濟及造紙行業的影響。
斯道拉恩索集團中國區總裁宋望球作了題為“斯道拉恩索:傳統林紙公司向可再生材料公司的轉型”的主題演講,同與會者分享了本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的應對之道。宋望球表示,作為一家有著七百多年歷史的公司,斯道拉恩索已經歷了多次轉型,而這一次,將從一家傳統的林紙公司向可再生材料公司轉型。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斯道拉恩索相信:當今利用化石燃料制造的所有產品,都能在未來以木材這一可再生的原材料進行制造。宋望球同時介紹了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所作出的戰略實踐及在創新方面的成果。在全球,削減和優化紙張產能,擴大可再生纖維原料和包裝產能,其中包括:將芬蘭瓦爾考斯的紙機改造成?埌鍣C;對美國Virdia生物技術公司的收購及示范工廠的新建標志著生物質能源的產業化;在南美,與當地企業合資建設基于人工林的紙漿廠,烏拉圭的Montes del Plata漿廠的優質桉木漿已經持續供貨;在中國,廣西北海在建的高檔紙板工廠預計將于2016年年中投產,等等。
斯道拉恩索勇于審視自己,并積極通過創新推動轉型。斯道拉恩索集團在建設創新文化、完善創新體制和培養創新人才等三方面布局;并基于自身特有的原材料資源、知識和能力,積極預測和貼近市場及消費發展趨勢,將關鍵創新方向定為生物質化學、生物質材料、林業和工業數字化。在研發開支上,即使在全球經濟低迷、傳統企業縮緊費用之際,斯道拉恩索仍然投入巨資: 2014年集團的研發開支為1億歐元。集團在各個業務部門分享最佳實踐,實現戰略、資源和能力相匹配,不斷滿足市場需求,為客戶創造新的價值。經過一系列的創新努力,斯道拉恩索已在可再生的生物質材料、智能包裝和木材應用等領域取得了豐富的創新碩果,如:微纖化纖維素(MFC)正在開始商業化生產、與恩智浦(NXP)合作開發基于智能芯片的包裝。
最后,宋望球表示:“傳統企業的轉型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并且很可能是漫長的。但關鍵是要立即開始,并且能專注和堅持地走下去,必將走出一條光明大道!
斯道拉恩索中國區總裁宋望球先生作主題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