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和上海市商委發起,由東方網和上海日報共同主辦的2015年“創新與發展:跨國企業在上!弊罴褎撔聦嵺`案例評選活動獲獎企業名單揭曉。斯道拉恩索的“可再生和智能包裝”案例成功入圍40強,被評為最佳創新案例,是唯一的可再生材料領域的獲獎企業。斯道拉恩索正從一家傳統的林紙企業,轉型成為可再生材料的供應商,材料的研發創新、發展智能包裝是斯道拉恩索在轉型戰略中的重要實踐。面對互聯網+的產業革命機遇,斯道拉恩索與合作伙伴發揮各自所長,共同研發適應市場需求的原材料和包裝產品及服務。
斯道拉恩索集團“可再生和智能包裝”案例榮獲最佳創新實踐案例,中國銷售部總經理王翔代表企業領獎
此次“創新與發展:跨國企業在上!钡淖罴褎撔聦嵺`評選面向駐扎在上海的所有跨國企業。自6月啟動以來,在滬跨國企業紛紛響應、積極參與。經過層層篩選,共有70余個跨國企業創新案例通過了初選。 8月,評選活動通過公眾投票平臺,正式啟動大眾投票。經過為期一個月白熱化的網絡投票,各家跨國企業票數交替上升,最終斯道拉恩索憑借“可再生和智能包裝”案例成功入圍40強。代表斯道拉恩索領獎的中國銷售部總經理王翔表示:“斯道拉恩索公司以創新為己任, 創新是幫助我們貼近市場與用戶的紐帶。斯道拉恩索的可再生智能包裝案例能夠獲此殊榮,令我們感到非常榮幸,這是用戶對我們在創新領域努力的肯定,更是我們不斷創新的動力!
創新源于對轉型的迫切需要。在傳統的林紙市場,一方面紙張業務持續下滑,另一方面紙包裝和可再生木建筑原料的增長強勁,尤其是對智能和可持續的包裝、生物質材料和創新型木制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能夠替代非可再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正在創造新的商機。
斯道拉恩索勇于審視自己,并積極通過創新推動轉型。斯道拉恩索集團在建設創新文化、完善創新體制和培養創新人才等三方面布局;并基于自身特有的原材料資源、知識和能力,積極預測和貼近市場及消費發展趨勢,將關鍵創新方向定為生物質化學、生物質材料、林業和工業數字化。2015年,集團新任命首席技術官(CTO)和事業部創新負責人,分別制定各事業部的研發創新進程,采用創意形成流程、創新管理工具和創新委員會,通過“階段關卡”流程來甄選創意并將之從概念轉化為商機。集團研發創新部門采用跨部門的方式,確保能夠與大家分享最佳實踐,并使資源和產能得到最優化的利用。集團各職能部門也從商業化角度出發,確保公司內形成的創意能夠找到最理想的發展沃土。在研發開支上,即使在全球經濟低迷、傳統企業縮緊費用之際,斯道拉恩索仍然投入巨資: 2014年集團的研發開支為1億歐元。經過一系列的創新努力,斯道拉恩索已在可再生的生物質材料、智能包裝和木材應用等領域取得了豐富的創新碩果,如:微纖化纖維素(MFC)正在開始商業化生產、與恩智浦(NXP)合作開發基于智能芯片的包裝。
斯道拉恩索中國區總裁宋望球介紹,作為創新轉型為可再生材料新興企業的戰略投資的重要一步,斯道拉恩索集團在中國扎實推進總投資額為16億歐元的廣西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現租賃有8.5萬公頃林地用于營林(其中約7.2萬公頃為可持續的桉樹人工林),一期產能為45萬噸的紙板機計劃在2016年年中投產,為中國這個全球增長最快的包裝市場,供應基于可再生原材料的高檔食品飲料包裝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