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臺灣生活用紙市場產能過剩 低價競爭
 
http://www.hnckzkzs.com  2015-10-26 紙業新聞

  臺灣省內生活用紙市場自2014年以來一直持續著價格競爭的局面。由于受臺灣省內外經濟增長不如預期影響,生活用紙的消費需求并未增長,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市場若要擺脫價格戰,必須在精益化品質、強化品牌外,走差異化市場道路。

  低價競爭

  據悉,APP旗下的“金盛世”公司在3、4年前來臺后,對爭取臺灣市場雄心勃勃,為在短時間內取得市場占有率,金盛世所擁有“倍舒柔”、“唯潔雅”等后發品牌自前年下半年開始進行強勢價格競爭,果然,在去年就已經取得將近10%的市場占有率。也因此使整個臺灣的市場品牌結構重組,除了金佰利所屬的“舒潔”、永豐余的“五月花”及正隆的“春風”仍居前3大品牌外,員林幫的地區性品牌如正大的“百吉”、瑞豐的“純潔”等均遭受極大打擊,市場占有率被分食,只能黯然引退,僅剩“百吉”力撐,而金盛世的“倍舒柔”等系列品牌從而站穩市場。

  在后發品牌的價格競爭下,不僅品牌結構重組,連整個生活用紙的市場價格也受到影響,自去年以來,生活用紙的大宗品牌衛生紙售價全面向下調低,甚至在高價位區的三大品牌價格也明顯下調,迄至現在在低價位(普遍在每提百元新臺幣以下)已隨處可見,業界經營頗為艱辛。但一般市場人士認為,過去的高價位區恐怕已一去不返。

  消費需求衰退

  除了價格競爭外,生活用紙市場另一個嚴峻的問題是產能過剩。整個市場的消費需求并沒有因受到價格的刺激而明顯增長,反而呈現低增長,甚至于衰退。尤其生活用紙大宗產品平板式衛生紙及抽取式衛生紙,近年來市場一直處于淡局。根據臺灣省造紙公會的統計,自2010年開始的近5年來,平板式衛生紙每年均呈現供需遞減之勢,而抽取式衛生紙則即使增長,增長率也不超過2.5%,但衰退年度的減幅則已達3%。

  從省內銷量來看,平板式衛生紙從早年的9000~10000余噸,逐年下降,直至2010年,其省內需量平均每月僅千余噸,并處于持續衰退局面。而平板衛生紙省內需量的減少部分,其實是分散至抽取式衛生紙及卷筒式衛生紙市場,而應有8~9成是集中到抽取式衛生紙市場,但是即使如此,抽取衛生紙近年來的累計省內需量,每年仍未超過11萬噸。至于以特定市場為主的卷筒式衛生紙近5年來的省內需市場則呈現遞增情形,顯見它雖非業者的主力市場,但卻呈現年年增長情況,其市場與前兩者有較大區別,售價較為穩定。

  出口不利

  有業者分析,目前衛生紙市場已形成低價位區的多品牌激烈競爭局面,前三大廠紛紛推出副品牌去應對該低價市場并全力鞏固中、高價位市場,但因中高價位價格下調,業者無利可圖,同時又難以突破過剩產能問題,主要原因是雖然新臺幣貶值,有利產品出口,但新臺幣貶值幅度不到10%,而鄰國包括日、韓在內其貨幣貶值遠超過臺幣(約20%以上),所以無法在省外銷市場與他國同類產品競爭,故省外銷同樣受阻。

  產能過剩

  另外,正隆生活用紙16號新紙機已于9月試車,預計10月正式量產,若再加上永豐余即將完工的生活用紙新紙機投產后,產能過剩問題加劇,屆時業界都要面對經營困局。

  未來趨勢

  業者認為,未來生活用紙企業必須走差異化道路,積極創造生活用紙產品的附加價值,或爭取不同類型的小眾市場來避開低價位市場競爭,才能爭取一片新的天地。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出 
  相關新聞  
  ·臺灣生活用紙市場產能過剩 低價競爭  ·蘇州產衛生紙細菌超標近6倍
  ·生活用紙市場蘊藏著潛在的風險和挑戰  ·美國前9個月紙本書銷售增長2%
  ·廣西一家生活用紙企業資金鏈斷斷裂 老板失聯  ·幫寶適紙尿褲內有活蟲 廠家:產品不存在活蟲條件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