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氣十條”、“水十條”、“新環保法”的相繼出臺,國內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整治風暴。多省份開始制定專項整治行動計劃,造紙、印刷、紡織、印染、化工等行業成為重點監察對象。近日,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再次掀起環!瓣P停潮”!
浙江:
7個月關停2219家,8000臺鍋爐一個不留
浙江省環保廳近日通報了造紙、印染等六大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整治情況,截至7月底,印染等六大行業納入整治范圍內的企業共5740家,已被關停2219家,搬遷或整治提升3449家。
六大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是指制革、印染、造紙、化工、電鍍、鉛酸蓄電池行業。從行業看,印染行業整治仍需時間,該省溫州、嘉興、紹興共58家印染企業尚未完成搬遷入園任務,影響了印染行業整治收官進度。浙江省環保廳通報,仍留有收尾任務的是電鍍園區建設電鍍園區建設、制革區域驗收、印染、化工行業整治提升四項。
除上述六個重污染高耗能產業整治外,浙江還有水晶、鹵制品、金屬蝕刻等22個特色污染行業整治共涉及企業9413家。截至7月底,也已關閉2557家,完成整治提升4423家,完成搬遷入園企業81家,總整治任務完成率75%。
此次通報,浙江省環保廳對紹興柯橋、衢州等未完成整治任務的地區做了點名,同時曝光了杭州油漆有限公司等72家未完成整治任務的公司名單。
北京:不再保留紡織印染行業
1200家污染企業將提前一年退出
北京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欄目,與聽眾交流“產業疏解”,并為北京瘦身開出“藥方”。他表示,2016年北京將全面完成1200家污染企業退出任務,比原計劃的2017年提前了一年。企業外遷后,職工的戶口和社保待遇將不會改變。
北京如何進行產業“瘦身”?張伯旭表示,過去幾十年中,北京主要是追求大而全的發展模式,拿制造業來說,39個大類中北京有35個。產業的低端部分對水、能消耗大,人口引進快速擴張,給大城市管理和生活品質造成了一定的影響,F在北京要把低端的產業疏解出去。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
北京對一般制造業和低端產業要嚴控增量,對新項目嚴格把關;對現有的不符合首都功能的產業進行外遷、外移。對有一定的污染,效益也比較低下的企業堅決淘汰、關停;對符合首都功能特點、技術有待提高的產業及時投入進行技術改造。
張伯旭透露,退出的產業目錄已經制定,建材類、化工類、紡織類、印染和一般的鋼鐵技術加工,原則上都不在北京了。
張伯旭稱,自從2013年啟動“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以來到去年底,北京累計退出680家污染企業,今年上半年又退出185家,預計今年底完成1000家的任務。到2016年全面完成1200家退出的任務,比原計劃的2017年提前了一年。
而2014年以來,已經有80多家企業從北京搬到了河北,總投資超過1200億,預計產值超過2500億。
上海:將大批關停紡織化工等高污染企業
如迪士尼區域153家、水源地區域104家
據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消息,上海今年將關停一大批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險、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企業,目前在迪士尼、水源地、郊野公園等重點區域正加大力度調整。
生態安全成為城市核心安全指標,通過經濟結構轉型提升生態責任,已成為上海近年來的工業經濟重要策略。據上海市經信委總工程師原清海介紹,2007年起,上海就開啟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累計關!叭咭坏汀表椖6400多項,平均每年800項,鐵合金和平板玻璃、皮革鞣制等高污染、高耗能行業,已在上海工業目錄中消失。
持續產業結構調整帶來了顯著生態效益。據測算,調整共計減少能源消費量超過830萬噸標煤,相當于上海全市居民一年半的用電量;減少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排放量,相當于再造了100個大型公園;騰出土地近12萬畝。
目前,在一些重點區域、重點領域,上海正在加大力度調整。譬如,為提升迪斯尼國際旅游度假區生態品質,上海加大對迪士尼項目配套服務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對該區域153家機械加工、金屬制品、印刷、橡膠與塑料制品、建材、紡織、化工等行業的高污染、高耗能企業進行調整,要求2016年底前完成全部關停。
再如,為了加強上海水源地的生態保護,上海啟動該區域104家重點企業關停調整,主要涉及金屬制品、塑料制品、水泥制品、涂料、熱處理、有色金屬壓延等行業,每年減少污水年排放量18.7萬噸,大幅降低水源地生態威脅。
正在建設的上海金山區廊下郊野公園也將成為未來上海的“綠肺”之一,上海也將關停該區域范圍內的工業企業90家,完成調整后,可實現工業用地減量約545.22畝,可降低年能耗5173.1噸標煤,顯著改善區域的生態環境.而且通過產業調整,上海已對400多家工業區外的危險化學品企業關停并轉,共減少危險化學品近300萬噸,降低安全隱患。
其實,除了以上三個地區,廣東、福建、重慶、山東等地均已受到了環保“關停潮”的影響。毫無疑問,2015年,這場風暴還將繼續刮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