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城市的人最愛讀書?什么書最貴?什么類型的書最受歡迎?近日,國內第一份中國城市閱讀指數研究報告在南國書香節中山分場發布。報告顯示,從地區來看,北上廣深最愛閱讀,圖書銷量位居全國前四;而從圖書類型來看,童書占據了圖書銷量的半壁江山,暢銷書中平均價格也是童書最貴,平均價格達到了68.42元。數據還顯示,我國的人均閱讀量在走低。
手機成網民閱讀第一途徑
今天發布的中國城市閱讀指數報告,是由清華大學新媒體指數平臺、中山市網信辦、廣東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的。報告以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當當網、京東網兩大電商平臺書籍銷售大數據為基礎,并對2944個微博、微信閱讀類賬號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從而得出了報告的結論。
清華大學新媒體指數平臺的一位分析師介紹,從中國城市網民閱讀指數看,手機作為新興移動閱讀方式其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了紙質圖書。數據顯示,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通過電腦閱讀的人數開始下降,通過移動端閱讀的人,則直線上升。人們獲取閱讀最常用的途徑就是手機,占比38.7%,遠遠高于第二位紙質媒介的27.3%,以及第三位的電腦(17.2%)。
童書賣得最多銷量占半壁江山
據介紹,全國銷量最高的三類圖書分別為童書、中小學教輔和小說,尤其是童書和中小學教輔的銷量優勢明顯,小說銷量僅列第三位。其中,適用于18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教輔書籍,過去一年銷量超過一億冊,相當于其它八類書籍的總和。同時在暢銷書中,童書的平均銷售價格為68.42元,也是最高的。
清華大學新媒體指數平臺的一位王姓分析師認為,由此可見,中國最大的圖書市場在低齡人群當中,家長十分重視孩子的圖書啟蒙和學習教育,社會競爭出現提前化趨勢。此外,外語類、考試類書籍占據銷量榜四、五位,可見學習工具類、教育類書籍需求最大。
報告顯示,在紙質書領域,京東網、當當網過去一年的600本暢銷書中,有322本暢銷書的作者是中國作家,說明原創中文閱讀依然是讀者的第一選擇。美國、英國、日本作家占據翻譯中文閱讀的前三位,分別占123本、62本、38本。
廣深圖書銷量分居全國第三和第四
從地區來看,北上廣深占據全國城市圖書銷量的前四,其中廣州以1500多萬的銷量排第三,深圳以1300多萬的銷量排第四。從銷量來看,兩座城市都屬最愛閱讀的城市。
報告還在國內首次推出“閱讀指數”。指數從網絡平臺著手,統計電商平臺書籍銷售情況以及新媒體閱讀傳播、覆蓋,分門別類進行指標賦權重計算,從而對比出不同地域在互聯網平臺閱讀狀況。閱讀指數主要以讀者角度為著眼點,使各個地區閱讀行為有一定呈現,作為推進全民閱讀建設的一個參考。根據統計,除了北京、廣東、上海,其他城市的閱讀指數普遍偏低,這也體現出我國的整體閱讀氛圍有待增強。
據介紹,從本次指數報告,結合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布數據來看,2014年,我國成年人人均閱讀紙質圖書4.56本,與2013年的4.77本相比,略有減少,遠低于其他國家,例如韓國11本、法國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的水平。人均每天讀書時長18.76分鐘,成年國民閱讀率58%,與往年基本持平;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58.1%,較2013年上升了8個百分點;日均看手機閱讀時長首次超過半小時。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沈陽教授分析認為,中國人均閱讀量走低,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從小培養的不是閱讀習慣,而是學習習慣:二是“應試教育”讓孩子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讀課外書;三是好書越來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