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中冶紙業銀河有限公司2015年員工安置方案》的討論稿,近日引發廣泛關注。經濟導報記者獲悉,根據這份安置方案,中冶紙業銀河有限公司(下稱“銀河紙業”)南廠配套輔助單位人員547人、輔助及后勤單位404人,共計951人將被納入此方案中。
此舉意味著,這家曾獲得“中國輕工業造紙行業十強企業”、“山東省造紙行業十強企業”等多項省級以上榮譽的造紙企業,面臨嚴重困難,不得不實施“減員增效”。根據上述方案,有近千人將面對解除勞動合同的現實。此前,銀河紙業曾被指逃廢銀行債務而遭到詬病。
對此,銀河紙業方面解釋稱,“集團公司對銀河紙業作出了突出主業、集中發展的戰略定位,在這一戰略定位的基礎上,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公司研究決定,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員工安置!
一個月后正式公布方案
在搜索引擎中檢索“中冶紙業銀河有限公司”,一行醒目的文字首先映入眼簾:該公司已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更進一步的信息顯示,被執行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為李樹儉,執行法院為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時間為2015年1月22日。
據其官網介紹,銀河紙業始建于1958年,前身為臨清造紙廠,現為誠通集團下屬中國紙業投資總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根據導報記者此前的采訪,該公司2007年7月被劃轉至中國冶金科工集團,2013年2月劃轉至誠通集團。然而,近年來,受外部原材料市場和產品市場的影響,公司連續虧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自誠通集團接手以來,該公司經歷了多家銀行追債、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不利事件,企業聲譽受到很大影響。
“盡管誠通集團為銀河紙業做了多項長遠的發展規劃,但由于歷史原因,銀河紙業的各項負債等包袱過于沉重,如果不對現有企業情況作出大的改變,不僅長遠規劃難以完成,甚至企業的存亡都難以預計。”當地一位知情人士對導報記者表示,此次大規模的人員安置方案出臺,可以說是誠通集團為下一步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定。
根據上述方案內容,納入安置范圍的員工,銀河紙業將按照《勞動合同法》等規定予以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同時,根據員工的不同情況,部分即將退休員工、雙職工家庭員工可以得到“內退”待遇或者“崗位調整”。另外,該公司還將對部分后勤輔助崗位實行業務外包,將業務通過公開招標、議標等形式承包給符合資質的外部公司;從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的人員可以成立公司參與招標或議標,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權;承包公司業務的外部公司,需根據工作需要優先安置從公司解除勞動關系的原崗位職工。
方案稱,將以2015年5月31日為節點,該時點作為公司員工安置的統計范圍和依據,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時點以實際解除勞動關系為準。根據方案,6月中旬,公司將匯總工會和職工代表的意見,并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6月30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和職工代表的意見,并聽取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意見。7月5日前,完成安置所需資金申請。7月10日,正式公布員工安置方案,開始與被安置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照有關規定向被安置人員本人支付經濟補償金,并出具解除勞動合同關系證明書。據悉,全部的人員安置將在9月30日前完成。
有望“重生”
銀河紙業稱,近年來受外部原材料市場和產品市場的影響,公司連續虧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為使公司走出困境、扭虧為盈,方擬推出上述方案。
事實上,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關于銀河紙業虧損、重組、停產等方面的信息就頻頻見諸報端。不少報道稱,銀河紙業重組被疑逃銀行債務,或面臨停產危險。同時,北京銀行(601169,股吧)、浙商銀行等多家債權銀行向法院起訴,并對銀河紙業賬戶及其部分土地房產進行了查封。
2013年8月,國資委發出一份《關于商請支持解決中冶紙業集團公司重組有關債務問題的函》中提到,2009年至2012年之間,中冶紙業(合并)累計虧損48.6億元。劃轉時,銀河紙業賬面資產總額61億元,負債總額53億元,凈資產8億元。盡管2012年和2013年一季度都在虧損,但銀河紙業尚能維持運轉。
導報記者獲悉,2013年5月,在一次例行土地核查中,臨清市提出要收回2011年底置換給銀河紙業的價值16億元的土地使用權證。由此,銀河紙業資不抵債的說法不脛而走。當年6月,金融債權人開始登門,企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甚至無力支付銀行利息。很快,銀河紙業在北京銀行的5000萬元貸款到期,無法如期歸還,出現首筆貸款逾期。隨后,相關銀行采取了通過法律手段凍結銀河紙業賬戶、查封資產等訴前保全舉措。隨著多家銀行相繼跟進,銀河紙業資金鏈斷裂。
與此同時,雙方爭執的過程中發現,各自手里的財務報表并不一致,而且差距很大。對此,誠通集團方面表示,經核查,銀河紙業多年來向股東和銀行提供兩套財務報表,以不斷增加貸款的方式維系企業運轉(2009年銀河紙業貸款26億元,2010年33億元,2011年36億元,2012年44億元)。
然而,有銀行界人士當時質疑,新股東誠通集團接手后,銀河紙業忽然變成虧損企業,新股東難逃轉移資產、金蟬脫殼之嫌。對于銀行的質疑,相關方多次邀請銀行前來核查。其后,金融債權人委員會表示認可新的審計結果,沒有再對股東方的數據提出新疑問。
“誠通集團曾聘請了多位業內專家,對銀河紙業的重生予以論證,論證的內容主要是上新項目、更新裝備、加強內部管理。專家們判斷,一旦甩掉沉重的包袱,銀河紙業有望扭虧。”上述知情人士坦言,這離不開一些外界條件的支持,比如電價、稅收和利息。同時,通過補充資本金,對設備進行更新改造以及減員增效,銀河紙業仍有可能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