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環保局今天對外通報,今年4月份聯合執法周期間,全市環保部門共檢查各類污染源單位1176家,其中重點檢查全市印刷及防水卷材行業單位139家,占被檢查各類污染源總數的11.8%。執法周期間環保部門擬立案處罰環境違法單位81家、擬處罰金額252.12萬元。
在81家環境違法單位中,廢氣治理設施未安裝或不正常運行的49家,占擬立案處罰總數的60.5%;無環保審批或驗收手續的22家,占27.1%;廢氣超標排放的5家,占6.2%;危險廢物類違法行為及其他違法行為的5家,占6.2%。所有環境違法行為將依法嚴厲處罰,違法單位全部集中曝光。
結合北京全市展開的環保大檢查,北京市從今年3月份開始,將已持續開展一年的“大氣專項執法周”升級為“聯合執法周”,在日常執法基礎上,每月利用一周時間開展環保、城管等多部門聯合執法行動。
媒體注意到,在此前3月份開展的今年首個聯合執法周中,北京環保部門擬立案處罰環境違法單位61家,擬處罰金額138萬元。
在4月份通報的81家環境違法單位中,廢氣治理設施未安裝或不正常運行的49家,占擬立案處罰總數的60.5%;無環保審批或驗收手續的22家,占27.1%;廢氣超標排放的5家,占6.2%;危險廢物類違法行為及其他違法行為的5家,占6.2%。所有環境違法行為將依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嚴厲處罰,違法單位全部集中曝光。
目前,北京市區兩級環保、城管執法部門進一步鞏固聯合執法成果,建立了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協作與聯動執法8項工作機制,包括日常溝通聯系、每月會商、案件線索移交、聯合執法與聯合督導、市區聯動、工地處罰信息和投訴舉報共享、重大活動與空氣重污染聯合檢查、宣傳曝光等8項工作制度。全市環保、城管執法部門將繼續加強聯合檢查的頻次和力度,使聯合執法成為常態執法,共同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積極推動本市大氣環境質量改善。
北京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在5月聯合執法周中,環保、城管聯合執法組重點檢查各區縣城管執法協調辦推進露天燒烤、大排檔整治工作情況,現場檢查前期發現的部分區縣施工揚塵、露天焚燒、部分企業違法排污等問題的整改情況。此外,環保部門還重點對全市范圍內的鑄造及家具制造行業開展執法檢查和監測,并聯合市質監部門對常年運行燃煤鍋爐和未使用清潔能源單位進行檢查。
重點治霾 科技治污
位于北京郊區的大興區聚集著眾多低端產業,尤以小家具廠、小印刷廠和小鐵藝廠等中小企業居多,經查,部分企業存在違法排放噴漆廢氣、印刷廢氣等環境違法行為。不久前,環保部門對位于北京郊區的黃村鎮兩家家具噴漆工廠實行了現場查封的處罰。北京大興區環保監察支隊副隊長任明介紹說:“像這種粉塵和揮發物廢氣對咱們大氣污染有非常大的影響,而且像他這種沒有(環保)設施的直接排放的,是屬于非常惡劣的一種情況!
大興區環保局從3月下旬開始以信訪舉報、日常檢查為線索,已對14家違法排污企業實施了查封行政強制措施,違法行為主要涉及噴漆廢氣及噴塑料粉塵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等,查封時間30天,被查封的企業當中8家明確表示將徹底取消噴漆、噴塑工藝,2家表示將于近期停產搬遷。
今年1月1日,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開始正式實施。該法旨在保護、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過去,許多違法排污企業在被處罰的同時繼續違法排污。新環保法為曾經弱勢的環保部門武裝了“鋼牙利齒”,賦予環保部門針對違法企業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移交公安機關行政拘留等新的執法手段,可在第一時間制止企業的違法排污行為,促進企業采取措施轉產,加大環保資金的投入和污染治理設施的建設。
與此同時,毗鄰北京市的河北省環保廳依據環保法公開約談了履行環保職責不到位的5個市縣區行政負責人,當場簽訂了限期整改協議。在約談現場,河北省環保廳環監局總監察胡明表示:“2014年辛集市排放廢水年均COD和氨氮濃度分別高達311毫克升和98毫克升,分別超標2.89倍和3.91倍,其轄區軍齊排干(渠)已成為我省水質最差的河流,其排放的高濃度廢水已對本地及下游河流沿岸生產、生活造成了威脅!
在約談現場,環保廳通報了辛集、定州、武安、唐山開平區、滄州滄縣5個縣市區存在粉塵污染嚴重、煙粉塵超標、道路揚塵等19個污染問題。面對這樣的約談,5位當地政府負責人表態要加大治理力度,辛集市市長巴利凱表示:“我們回去之后要落實責任,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市域之內!
武安市市長魏雪生表示:“誠懇接受省環保廳的批評和約談,我們一定不講客觀,拒絕理由,堅決不折不扣執行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