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近日甘肅武威榮華工貿有限公司向騰格里沙漠腹地排放污水8萬多噸、污染面積266畝的環境違法事件經媒體曝光后,相關責任人已被公安機關立案調查和拘留,當地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已被停職并接受審查。目前,由國家環保部組成的專家組已制定《榮華公司廢水偷排污染事件環境調查與損害評估方案》,將對受污染沙漠損害和地下水進一步進行評估、鑒定,提出被污染沙漠治理方案。
這樣的事2014年9月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也發生過。之所以又發生,除了企業環境保護意識差、想節約治污成本外,另一個原因就是一些地方的環境執法部門執法不嚴,讓違法者鉆了空子。
我們看到,一些地方的一些企業,污染源遲遲得不到扼制,甚至死灰復燃,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鉆環保部門執法監督的“空子”,跟環保部門玩“躲貓貓”。如某地造紙企業眾多,有大小造紙廠好幾十家,污染環境嚴重。通過治理整頓,先后關閉了一批鄉鎮企業及污染嚴重的小造紙廠,剩下的大都是“國”字號的較大型造紙廠。雖然這些造紙廠都投資興建了污染處理設施,但由于污水處理需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成本大,這些造紙廠的污水處理設施平時開開停停,有的干脆就是個“擺設”,欺騙上級領導及環境檢查部門。只有上面來人檢查或視察工作時,才投入運行。而上級部門及環保執法部門前腳剛走,他們后腳就停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