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保護積蓄森林資源 林改定位生態功能
 
http://www.hnckzkzs.com  2015-03-24 中國改革報

  林業發展模式將實現兩個轉變,即:由木材生產為主轉向生態修復為主,由利用森林獲取經濟利益為主轉變為保護森林提供生態為主。

  每年的3月21日是國際森林日,在2015年國際森林日即將到來之際,國務院印發《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和《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使我國的森林資源管護和生態環境改善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砍樹伐木將不再是林場和林區的工作重點,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積蓄、生態環境的修復將成為其主要任務。

  不工不農不事不企陷窘境

  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加強生態建設和森林資源利用,由國家投資建立了一批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其中國有林場是專門從事造林和森林管護的事業單位,它的職責就是保護生態環境。目前,全國現有國有林場4855個,分布在31個省份的1600多個縣市區,大多地處江河兩岸、水庫周邊、風沙前線、黃土丘陵、硬質山區等區域。

  國有林區是為了生產木材和管理森林,國家分別在東北、內蒙古、西南、西北森林資源豐富的地區建立的。黑、吉、滇、川、青、陜、甘、新疆、內蒙古等9省區建立了138個國有林業局,其中87個國有林業局組成了重點國有林區。

  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木材安全、物種安全、糧食安全,促進國家經濟建設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也付出了沉重代價,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日益嚴重,其中有環境問題,也有管理體制問題。

  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坦言,長期以來,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管理體制不順,經營機制僵化,投入渠道不暢。國有林場主要承擔保護培育森林資源任務,雖為事業單位卻實行企業化管理,經費自收自支,“不城不鄉、不工不農、不事不企”,沒有明確的支持政策和穩定的公共財政投資渠道;國有林區產權虛置,政事企不分,林區經濟發展長期過度依賴森林資源消耗,導致可采資源枯竭、森林和濕地面積減少、自然生態系統嚴重退化、產業結構單一、經濟轉型困難,陷入“資源危機、經濟危困”窘境。

  “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還普遍面臨資源管理弱化、基礎設施落后、債務負擔沉重、職工生活困難等問題,推進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改革勢在必行!壁w樹叢說。

  兩條底線兩條紅線不動搖

  “《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和《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為推進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改革指明了方向,”趙樹叢說,“要堅持公益性改革的方向,堅持保生態、保民生兩條底線,堅守森林資源不破壞、國有資產不流失兩條紅線!

  改革的思路和目標很明確,其中保生態,就是明確生態功能定位,以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功能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保護好森林、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確保森林資源總量持續增加、生態功能持續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持續提高。對于國有林場來說,要在2020年通過大力造林、科學營林、嚴格保護等多措并舉,使森林面積增加1億畝以上,森林蓄積量增長6億立方米以上,商業性采伐減少20%左右。對國有林區來說,到2020年區分不同情況有序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重點國有林區森林面積增加550萬畝左右,森林蓄積量增長4億立方米以上。

  國家林業局國有林場和林木種苗工作總站站長楊超說,這兩個文件最重要的、最核心的還是保生態,林業發展模式由木材生產為主轉向生態修復為主,由利用森林獲取經濟利益為主轉變為保護森林提供生態為主,實現兩個轉變。

  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月華表示,要確保森林資源穩步恢復和穩步增長,就必須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在黑龍江省已經做過試點,效果不錯,當務之急是全面推開。目前方案已敲定:2015年全面停止內蒙古、吉林等重點國有林區商業性采伐,2016年全面停止非天保工程區國有林場天然林商業性采伐,2017年實現全面停止全國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巴ㄟ^改革,林場和林區可望增加森林面積1億畝以上,增加森林蓄積量10億立方米以上!壁w樹叢說。

  林下經濟旅游發展雙驅動

  當然,對于改革來說,不光要解決環境問題還要解決人的問題。全國國有林場的職工多達75萬人,這些職工如何生存,如何改善他們的生活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國有林場全面改革之前,全國不少林場進行了長時間的試點,浙江麗水市白云山生態林場從2007年開始改革試點,這么多年下來,通過財政支持、發展林下經濟等諸多措施,林場職工的收入有了大幅提升。場長毛小榮說,盡管砍了這么多年的木頭,但是我們職工收入依然很低。改革之后,財政保障了我們的正常費用運轉,除了林場本部以外,我們在場外還建立了合作林場。

  位于山東淄博的原山林場是當地兩大國有林場之一,試點改革之前是有名的“要飯”林場,原山林場有生態林5萬多畝,也有部分經濟林,但是難以為繼。林場黨委書記孫建博說,砍樹賣不了幾個錢,環境還遭到了破壞。試點之后,林場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把改革的第一仗鎖定了旅游產業開發。孫建博說,因為有這片生態林,我們首先走的一條路就是發展生態旅游。

  兩個文件中都提到了同一個發展方向,就是利用森林資源發展森林旅游,探索建立國家公園。國有林區改革必須以人為本,必須確保林業職工基本生活,否則改革將難以推進。據王月華測算,停伐會產生14.3萬名富余林業職工。對這些人,可通過“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妥善安置。“比如,通過開發森林旅游、特色養殖種植,可以安置七八萬人!蓖踉氯A說。

  楊超認為,這次國有林業的改革會使每個人都因環境的改善而收益。楊超表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每年到國有林場休閑的游客高達5億人次,國有林場改革將在理順國有林場管理體制,確保財政保障的基礎上,加強國有林場的道路、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使國有林場更加一心一意培護好、保護好最優質的森林資源,建設全民共享的美麗景區!

  要實現這一美好愿景,趙樹叢認為,改革必須把握4項原則和要求:生態優先,保護為主,實行最嚴格的林地林木管理制度,堅決守住而不能逾越森林資源保護這條紅線;以人為本,維護穩定,重點解決好職工基本生活、社會保障和富余人員安置等問題,按照“內部消化為主,多渠道解決就業”的原則妥善安置富余職工,不采取強制性買斷方式,不搞一次性下崗分流;分類指導,分區施策,充分考慮林場和林區的不同情況,充分考慮各地實際,探索不同的改革模式,不搞“一刀切”;地方負責,中央支持,各省級人民政府對改革工作負總責,中央加強領導和指導,在政策和資金上予以適當支持。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出 
  相關新聞  
  ·九江深化林權配套改革  ·全南縣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森林“休養”在即 國內森工企業“思變謀動”  ·德宏州穩步推進集體林權改革
  ·寧陜被列為全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范區  ·百色年造林總面積連續四年破50萬畝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