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違法占林年均超200萬畝“林地紅線”誰來保護
 
http://www.hnckzkzs.com  2014-10-27 新華網

  我國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然而近年來一些地方違法違規占用林地現象依然屢見不鮮。據權威部門統計,2009年至2013年全國各類建設違法違規占用林地面積年均超過200萬畝。業內人士認為,征占用林地成本低、對違法占用林地的行為處罰偏輕、片面的政績導向與部分地方官員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讓林地成了不法分子的“唐僧肉”。與“耕地紅線”類似,“林地紅線”也亟須予以保護。

  違法違規占用林地面積年均超過200萬畝

  國家林業局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森林覆蓋率遠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積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資源總量相對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變,造林綠化改善生態任重而道遠。

  與此同時,不少地方違法違規占用林地案件依然屢見不鮮。今年3月份,貴州省審計廳在對貴州一個縣進行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時發現,自2011年到2014年8月,該縣數十個建設項目違法占用林地,面積大約1000多畝。據貴州省有關部門的調查,2012年至2013年9月底,貴州發生大大小小破壞森林資源違法案件8403起,平均每個縣近100起。

  不僅是貴州,甘肅、山東等地也面臨類似情況。今年7月,甘肅省林業廳對國家林業局通報和責令整改落實的7起嚴重違法占用林地案件進行了查處通報,這7起案件涉及違法占用林地1000余畝。山東省林業廳2013年公布的數據也顯示,“山東人均林地面積為0.39畝,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人均林木蓄積量1.27立方米,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奔幢阍谶@種情況下,近年來“由于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基礎設施等工程占用林地增多,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的情況時有發生,林地流失呈上升趨勢。據最新資源監測,近五年全省新增造林保存面積988.7萬畝,同時,現有林地減少面積997.5萬畝,基本抵消了五年的造林綠化成果。”

  據國家林業局公布的“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主要結果(2009-2013年)”顯示,5年間,各類建設違法違規占用林地面積年均超過200萬畝,局部地區毀林開墾問題依然突出。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速,生態建設的空間將被進一步擠壓,嚴守林業生態紅線,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底線的壓力日益加大。

  林地緣何成了“唐僧肉”?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林地容易成為“唐僧肉”,主要是征占用林地成本低、對違法占用林地的行為處罰偏輕、片面的政績導向與部分地方官員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造成的。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房地產開發商說,征占用耕地與征占用林地搞城市建設的巨大差價以及不一樣的審批程序,都讓林地成為不少開發商眼中的“香饃饃”。以西南某省一個縣的耕地、林地補償標準為例,耕地25300元/畝,林地、園地16100元/畝,兩者差價為9200元/畝。

  甘肅省林業廳“對7起嚴重違法占用林地案件查處結果通報”中指出,個別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發展速度,忽視林業法律法規和林地保護管理政策規定,對經濟開發區、低丘緩坡開發利用等招商引資項目“開綠燈”,違規劃撥林地,隨意改變林地用途和毀壞林地的情況總體呈上升趨勢,并成為違法占用林地案件增幅較大的一個主要原因。

  西部某省一名林業局局長也認為,一些地方林業部門在查處政府主導的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違法占用林地案件時普遍有畏難情緒,不敢碰硬,工作被動。有的案件多次催辦而不能及時結案,有的案件處理大打折扣,行政處罰趨低、以罰代刑現象依然存在,特別是對負有行政責任的相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責任追究不到位,嚴重影響了法律的嚴肅性、權威性和林業部門的形象。

  山東一名林業干部告訴記者,18億畝耕地紅線國人耳熟能詳,但對46.8億畝“林地紅線”知道的人卻不多,這其中就包括一些地方官員,他們認為在經濟發展面前,林地無足輕重,要為經濟發展讓步。特別是當前耕地保護十分嚴格的情況下,林地保護相對更加“弱勢”,因此一些林地資源更加容易成為“唐僧肉”。

  “林地紅線”誰來保護?

  國家林業局駐貴陽森林資源監督專員辦專員康曉達說,對于建設工程使用林地,國家都有明確規定,關鍵是地方政府、項目業主和施工企業,要增強法制觀念,凡是使用林地必須依法取得林業行政許可,必須牢記未批先用林地那就是違法,違法就要被追究法律的責任。

  貴州省證恒律師事務所律師沈誠認為,現在林業上的一些違法案件,背后都透露出一些地方政府部門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加大對違法占用林地案件的督辦查辦和行政問責力度,依法打擊違法占用林地,特別是嚴厲查處政府行為主導的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堅決剎住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為名,隨意破壞林地資源的歪風。

  有專家認為,城市要發展,適當征占用部分林地無可厚非,但是要嚴格控制經營性項目林地用地指標以及嚴格按照城市規劃征占用林地,牢固樹立林地紅線意識和守土有責意識,堅持依法行政,改變過去“以罰代管、以罰代刑”的現象,對于破壞森林資源行為要“老虎”“蒼蠅”一起打,形成“破壞森林就是犯罪”的強力威懾。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吳大華說,對于森林資源保護不妨借鑒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實行生態保護主體責任,對離任領導嚴格執行生態資源審計制度,同時加大社會輿論的監督力度,多管齊下保護珍貴的森林資源。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出 
  相關新聞  
  ·違法占林年均超200萬畝“林地紅線”誰來保護  ·林木采伐管理系統明年全面運行
  ·達州市提出集體林權改革“三要”  ·授信億元開展林權抵押貸款
  ·我國5年人均森林財富增長38.9%  ·云南省成立森林資源評估協會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