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四川全省特色經濟林面積將突破4500萬畝,年產值超過400億元;萬畝以上特色經濟林面積將超過1000萬畝。這是記者9月26日從在廣元舉行的全省特色林產業助農增收現場會上獲悉的。
會議透露,四川省將借助深化林權改革的契機,推動特色經濟林產業在發展方向、生產方式、產品結構、經營模式和發展機制等方面實現“五個轉變”。具體而言,在發展方向上,從傳統的林業自然資源開發向持續經營和綠色發展轉變;在生產方式上,由分散經營向規;、集約化、專業化經營轉變;在產品結構上,轉向精深化、特色化和多樣化,延長產業鏈;在經營模式上,轉向復合經營,提高林地產出;在發展機制上,轉向企業、專合組織與農民合作發展,增強產業的抗風險能力。
自2010年實施林木良種補貼制度以來,四川省特色經濟林產業有了長足發展,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審定特色經濟林良種128個,年提供種苗3700萬余株。去年,全省特色經濟林基地已達3558萬畝,產值191億元。不過,四川特色經濟林仍存在基礎薄弱、管理粗放、產業化水平低等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