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日前出臺實施意見,明確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構建新型林業經營體系,進一步增強林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走出一條百姓富、生態美、產業強的現代林業發展之路。
根據意見,到2016年,全市新型林業經營組織覆蓋面占集體商品林地面積的80%以上,農民涉林收入占總收入的25%以上;全市林地面積保有量在2830萬畝左右,森林覆蓋率穩定在現有水平,林木蓄積量達到1.49億立方米;全市林業產業總產值突破800億元。通過努力,建立起集體林區良性發展機制,實現資源增長、生態增效、產業增值、林農增收、林區和諧、科學發展。
創新林地有效經營方式,積極發展家庭林場,規范發展股份林場,大力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社,探索發展林業托管經營模式,實現林業規模經營。其中發展家庭林場方面,鼓勵和引導林農以親情、友情為紐帶,發揮經營大戶的作用,將承包經營林地聯合組建面積達500畝以上的家庭林場;探索發展林業托管經營模式方面,鼓勵國有林場、國有林業采育場開展托管經營業務,引導工商企業設立林業托管經營公司,鼓勵林農以林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方式或委托企業經營管理方式,簽訂合同明確雙方權責及利益分配。
搭建森林資源流轉平臺,引導林權規范流轉。其中設立林權公開交易平臺方面,在三明市與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合作設立福建林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基礎上,申報設立林業交易所。探索林權依據樹種、年齡、地類、蓄積等因子進行標準化設計,通過交易、交收、結算、支付、變更登記、托管經營等流程,開展林權公開、公平、公正交易。
通過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探索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科學發展林下經濟,打造林業產業升級版,調整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效益。發展林下經濟方面,發揮三明作為全國首個國家林業生物產業基地的作用,重點推廣草珊瑚、黃精等優質道地藥材和紅豆杉、雷公藤、金線蓮、金銀花、鐵皮石斛等特色藥用植物種植,建立示范基地,促進規模發展,開辟林農增收新渠道。
拓展林業投資融資渠道,推動資本流入林業。如創新林業金融產品,支持金融機構推廣“免評估”小額林權抵押貸款,推行花卉、苗木、竹林、經濟林及林下經濟產品抵押貸款,開發林產品電子倉單質押、存貨質押、林權按揭貸款等新產品;吸收社會資本投入,鼓勵和引導工商企業選擇交通相對方便、森林景觀優美的林地,建設“森林人家”,以會員制形式向林權投資人出售,鼓勵金融機構對建設者和購買人予以貸款支持。
加大林業發展支持力度,落實有關優惠政策。財政支持林業發展,從今年起,市政府對金融機構支持林業貸款情況進行考核;市財政設立3000萬元林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金,重點支持金融機構創新林業金融產品;從今年起連續三年,市財政每年從一般預算中安排500萬元用于發展林下經濟。各級各有關部門將支持各類林業經營組織發展,認真落實好“三免三補三優先”政策,即免收登記注冊費、免收增值稅、免收印花稅,實行林木種苗補助、林業貸款貼息補助、森林綜合保險補助,采伐指標優先安排、科技推廣項目優先安排、國家各項扶持政策優先享受,為構建新型林業經營體系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建立健全林業服務體系,切實提升服務水平。發展林業中介機構,完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伐區調查設計、木材檢驗、林業物證鑒定等中介機構建設,提高林業社會化服務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