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贛州市銀監部門獲悉,贛州農村信用社(農商行)機構自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業務以來,已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96.39億元,惠及15萬多戶林農。 崇義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客戶黃東明在該縣關田鎮沙溪村辦了一竹制品加工廠,由于其無有效抵押物作擔保,只能獲得2萬元至4萬元的小額貸款支持其生產經營,無法做大做強。自林權抵押貸款后,黃東明終于可以用其林權作抵押,將取得的貸款資金用于經營竹制品加工廠及增加林業投入。
截至今年3月底,黃東明取得林權抵押貸款累計達1268萬元,現有貸款余額397萬元,信貸資金支持使其林業經營規模進一步擴大,現有森林資源達4200畝,竹制品加工規模不斷擴大,銷路進一步拓寬,產品銷往北京、廣州并出口日本等地,實現年產值240多萬元,年利潤在50萬元,解決了附近50多名農民的就業問題。 為了拓寬融資渠道使林農創業增收,贛州市在探索創建林權小額循環貸款、林權抵押擔保貸款和林權直接抵押貸款3種模式的基礎上,銀林聯手破瓶頸,充分發揮林權抵押貸款的功能和作用,創新林業新型貸款模式,鼓勵更多的金融機構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業務,促進林權抵押貸款的增量提質,有效緩解了林農融資難的問題,盤活了森林資源,激發了創業活力。
記者了解到,通過林權抵押貸款的信貸扶持,我市產生了一批省級林業龍頭企業,正是這些龍頭企業的示范作用,促進了林業產業一體化發展。如崇義縣林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該縣的林業龍頭企業,森林經營面積39.6萬畝,年營業收入5000萬元。該公司以資源換資本,推廣先進科技,延伸產業鏈條,為林業產業發展壯大,起龍頭牽引作用。公司因造林撫育資金需要,用公司擁有的林木作抵押申請林權抵押貸款,崇義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及時派人跟進,按制度流程發放了1450萬元林權抵押貸款,解決了該公司的急需資金。
崇義縣只是全市激活林權抵押貸款的一個樣本。目前,贛州已有16個縣(市)建立了林業產權交易平臺。截至7月底,全市農村信用社(農商行)機構林權抵押貸款余額超過8億元,今年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1.7億元,辦理抵押林地2282宗,林權抵押面積46.5萬畝。10多萬戶農戶和3000多家林企和林業基地受益,林木真正成了農民的“綠色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