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竹產軟肋明顯:低產低效林多,優良竹種使用率低;加工產品趨同,生產工藝和設備落后;科技含量不高,產業效益較低。為破解瓶頸,省林業廳提出的舉措之一是提高林業科技成果轉化率、科技進步貢獻率。5月28日,記者在川南竹產助農增收現場會示范基地和當地龍頭企業看到,開足科技引擎,竹產提效明顯。
竹林基地:單產提高 收益倍增
今年,敘永縣天池鎮村民龍成柱放了衛星:栽的硬頭黃竹,栽后第三年畝產達到4.66噸;該縣水尾鎮村民鄧士旭對苦竹實行覆蓋、松土,苦筍提前40天上市,產量還提高15%。
“技術上一點點的改變就能換來意想不到的收益!”江安縣大井鎮林農任學濤告訴記者,他們采用帶篼埋桿成片規范造林、施加底肥并測土配方,成林時間縮短1-2年,單產提高1-2倍;此外,還引進了采伐機具代替人工,大幅降低采伐成本。沐川縣也對40萬畝低產低效慈竹改造為綿竹后,每畝竹產量將由0.5噸增至2噸,增收近千元?萍家殉蔀榱洲r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
傳統加工:轉型換代 綠色發展
大多數紙業公司只用竹子的纖維素,而高縣華盛紙業公司則提取竹子的多糖制作木糖醇,提取木質素用作水泥原料,實現綠色循環發展。
宜賓紙業公司則在24億的擴產投資中,拿出4億用于環保!疤幚砗蟮奈鬯勺鼍G化、清潔!惫靖笨偼踟С山榻B,達到此綠色標準后,其每年新增竹漿產量20萬噸,每年需要新鮮竹子80萬噸。“按照每噸500元收購價,竹林栽到哪兒,咱們收購點就建到哪兒,助農增收的門路就鋪到哪兒!
新型產業:科技支撐 引領市場
除了龍頭企業,合作社也尋找高端產品增長點!叭^那么大小的一包竹炭,美國賣到100美元,這抵得上賣多少袋脆筍零食?”宜賓南溪區嘉龍竹業專合社理事長鐘燕宜感慨道,因此他和沐川縣弘航集團等同道,不約而同瞄準了竹炭、竹纖維、竹瀝酒等產品!澳壳,合作社社員戶均竹產收入1100元,希望能增收3-5千元,這就需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產品。”鐘燕宜說。
浙江安吉縣通過工業科技實現“全竹利用”,產品平均附加值達到60%以上。省林業廳廳長堯斯丹認為,要擴寬市場渠道,使助農增收幅度更大、效果更好,勢必要走科技興產的發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