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福建省林業產業發展都走在全國前列,但這仍然無法讓福建林業人感到滿足——與森林覆蓋率第一省的名號相比,福建省林業產業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其中最具潛力的當屬林產工業。那么福建省林產工業發展存在哪些桎梏?產業轉型手術從哪里“開刀”?通過分析全省今年一季度林產工業發展情況或可找到突破口,窺見端倪。
據福建省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林產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總體平穩,但下行壓力較大。從總體產銷情況來看,全省林業工業產值繼續保持增長,但增速下降明顯。一季度福建省累計完成林產工業產值798.79億元,同比增長13.2%,增幅同比下降11.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4.1個百分點;累計完成銷售收入769.68億元,同比增長12%,增幅同比下降13.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5.1個百分點;產銷率96.36%,同比下降1%,環比下降0.23個百分點。
一季度福建省林產工業經濟總體仍保持兩位數增長,超過同期GDP和其他大多數行業增長速度,但林產工業增幅大幅下降,創近十年來新低。究其原因,業內專家分析,一方面,全國經濟大環境的低迷和福建省經濟下行壓力對產業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導致刨花板、中纖板等人造板銷量下降,價格下滑,造成了企業庫存量增加,資金占用量增大。專家指出,一季度林產工業的發展情況應該引起企業的重視,福建省林產工業企業大多為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不足,市場轉變能力較弱,企業還需加強自身建設,只有企業身強體壯,全省林產工業才能穩步發展。
與林產工業產值增速明顯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樂觀的林產品出口形勢。受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復蘇影響,國際市場對林產品的需求量增加,一定程度拉動了林產品出口,木門、杉木小徑材原料的涂裝板、戶外滑梯板等產品出口量和價格均明顯增長。全省林業工業主要產品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62.5億元,同比增長12.8%,增幅同比下降17.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2.3個百分點。從林產品產量情況來看,福建省林產品產量有增有減,人造板產量出現了自2010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累計完成307.97萬立方米,同比下降3.99%,增幅同比下降6.83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0.8個百分點;木制家具累計完成626.59萬件,同比增長4.96%;紙漿累計完成5.81萬噸,同比下降20.63%;機制紙及紙板累計完成145.12萬噸,同比增長0.39%;木地板累計完成207.8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79%。
與樂觀的林產品出口形勢相比,一季度福建省林產工業企業的生存狀況較為嚴峻。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福建省木材價格、主要林產品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下降。1月-2月,福建省規模以上林業企業共2382家,累計實現利潤24.58億元,同比增長26.05%,增幅同比下降20.15個百分點,環比上升13.75個百分點;累計實現稅金總額11.39億元,同比增長3.55%,增幅同比下降32.3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24.85個百分點。虧損企業累計虧損2.87億元,同比增長0.35%,增幅同比提高4.9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55.95個百分點。
專家分析指出,一方面,加工企業原料供應加重了企業生產成本,近年來,經過市場資源配置和磨合,通過國外木材等資源進口以及國內市場的調劑,加工企業原料保障基本滿足,但由于運輸距離大,到廠成本明顯高于其他省份,價格偏高,企業利潤縮水;另一方面,林產品價格下滑也對福建林產工業企業造成了直接影響,企業盈利能力明顯減弱。
盡管林產工業企業利潤縮水不容樂觀,但也能看到林產工業企業在加速轉型升級方面的努力。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福建省新增中國馳名商標3個、福建省著名商標60個、福建省名牌產品73個,38家木質活性炭企業“抱團”向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申報了“中國木質活性炭產業基地”稱號;今年一季度,福建省新增中國馳名商標5個,全省規模以上林業企業達2382家,其中獲評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11家、境內外上市林業企業19家、在海峽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交易或展示林業企業15家,林產工業企業品牌意識趨強,品牌效應、龍頭帶動效應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