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2014年福建將全面深化林業改革
 
http://www.hnckzkzs.com  2014-04-14 E木業網

  福建是我國南方重點集體林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林業發展事關全省大局,關系民生民利。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林業改革發展,在武平縣率先探索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2002年,時任省長的習近平同志作出“武平林改方向是對的,要腳踏實的向前推進,讓老百姓真正受益”的重要指示,2003年福建林改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10年來,福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著力改革、大膽創新,省委、省政府先后下發多個文件推進林權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山有其主、主有其權、權有其責、責有其利”的集體林經營新機制,實現了“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國家得綠、農民得利”,林改工作取得豐碩成果。一是資源增長。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65.95%,連續37年保持全國首位,為實現全國林業“雙增”目標作出了貢獻。二是強林富民!笆晃濉逼陂g,全省林業總產值年均增長超過12%。2013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3610億元、同比增長17%,居全國前列,對全省農民增收作出重要貢獻,在山區涉林收入對農民增收貢獻約占1/4。三是生態良好。目前,全省森林生態效益評估價值超過7000億元(不包括沿海防護林),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相當于全省排放總量的57.8%。四是社會和諧。林改以來,全省累計調處林權糾紛9206起,涉及面積240萬畝,化解了大量涉林矛盾糾紛,理順了干群、鄰里關系,維護了林區社會安定穩定。

  201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省委九屆十次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的關鍵之年。福建林業工作將緊緊圍繞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的目標,按照建設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為建設“生態省”和“美麗福建”作出新的貢獻。

  一、加強林權動態管理。一是繼續穩定和落實產權。對已落實家庭承包的林地,保持經營權長期穩定;對承包到聯戶的林地,分山到戶或將林地面積份額量化到戶;對早期發包、合同到期的集體林地,由村集體收回,按照規定落實家庭承包;對少量保留在村集體經營的林地,實行民主管理、科學經營。二是全面做好林權發證。做好發證掃尾工作,加快林權管理信息化建設,力爭在2015年底前建成功能多樣、順暢高效的林權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對林地林木資源變化、所有權及流轉變更、抵押貸款、森林保險等信息的實時更新和查詢。三是加大林權糾紛調處力度。積極探索建立林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機構。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把化解林權糾紛作為農村維穩工作的重點,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化解一批涉林糾紛。

  二、創新林業經營管理機制。一是嚴格管好生態公益林,讓群眾共享“生態紅利”。按照“區位調重、樹種調優、蓄積調高”的原則,進一步優化生態公益林布局,盡量做到連片、成群,增強森林生態功能。積極推廣連城等地專職護林員“鄉選、站管、村監督”的做法,由鄉(鎮)政府主導統一選聘,林業站統一管理和考核,村集體進行監督,切實提高管護成效。建立生態林補償標準穩步增長機制,逐步提高補償標準。啟動實施沿海防護林修復、重要濕地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三沿一環”林分修復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鞏固和提升生態環境優勢。二是科學經營商品林,讓廣大林農共享“經濟紅利”。加大設施林業投入,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今年實施設施林業重點項目100個、帶動投入5億元以上,其中省財政安排1.27億元,扶持花卉、油茶、竹業、林下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示范基地15萬畝。大力扶持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林場、家庭林場等經營主體,穩步推進規模經營。轉變傳統經營方式,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強化森林撫育,推進經營目標從培育小徑材向大徑材轉變,造林方式從煉山造林向不煉山造林轉變,采伐方式從皆伐向擇伐轉變,利用方式從木質利用向非木質利用轉變,實現青山常在,永續利用。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落實好惠農惠林扶持政策。不斷擴大林權抵押貸款規模,提高林權抵押貸款抵押率,將林業種植業貸款期限延長至15年以上;簡化評估程序和放貸手續,將林權抵押貸款業務納入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范圍,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二是完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體系。積極探索簡化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手續的途徑,進一步規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行為。加強行業監管,強化評估人員的管理和培訓,為開展林權公平交易和林權抵押貸款工作提供保障。三是有效化解風險。加快扶持建立一批林木收儲中心,對出險的抵押山林進行收儲,對農戶林權抵押貸款進行擔保。林木收儲中心和林業擔保公司為林農生產性貸款提供擔保的,由省級財政按年度擔保額的1.6%給予風險補償。

  四、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一是制定科學規劃。抓緊編制林下經濟發展規劃。堅持生態優先,合理確定林下經濟的種類和規模,科學發展林下種植業和養殖業,有序發展“森林人家”、森林景觀利用等生態經濟型項目以及林下產品采集加工業,通過立體開發、以短養長,實現“不砍樹、也致富”。二是示范引領。推動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示范點建設,重點扶持發展能夠發揮當地優勢、體現區域特色的項目,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品,并在政策、技術、培訓等方面加強指導服務,努力實現“一縣一品”。三是加大投入。從2013年起連續三年,省財政每年安排3000萬元資金用于發展林下經濟,各地相應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扶持。大力推動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提高林下經濟的組織化水平、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模式,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五、完善林業服務體系。一是培育經營主體。引導林農在家庭經營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林業合作社、股份制合作林場(家庭林場)和專業大戶,加大對林業企業的扶持力度,促進林業規;、專業化經營。二是加快中介機構建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重點鼓勵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木竹檢驗、林業物證鑒定等社會化中介機構建設,為林農經營林業提供便捷服務。三是統籌林業公共服務。將林區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統一納入地方規劃,加大投入,切實改善林區生產生活條件。加強造林、防火、采伐、森林病蟲害防治專業隊伍建設,提高林業服務專業化水平;進一步健全森林火災、病蟲害防治等森林災害防控體系,規劃建設生物防火林帶,減少森林因災損失。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出 
  相關新聞  
  ·首批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擬認定名單公示  ·金桂漿紙“化機漿堿回收系統”榮獲2012-2013年度中..
  ·濱州商務局長賈安利:更多企業將赴俄開展林業合作  ·建立覆蓋全國的政策性林地資源收儲體系
  ·德化打造林權交易服務平臺  ·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設立林產品資源開發與貿易促進會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