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把新的現代理念與傳統理念結合起來,整合文化資源,分門別類運用現代手段加以包裝推廣,開展與之相匹配的文化產業活動,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而不是簡單地獲取門票收入!比珖舜蟠、著名作家二月河(凌解放)在北京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二月河表示,在文化產業發展中,很多地方文化資源豐富,而政府相關部門只是簡單地圈起來賣門票,除了賣門票沒有別的出路,這種單一的發展對當地經濟的發展價值不大。“應分門別類地由專家、與之相關的政府部門把責任擔起來,做好相關文化研究,尤其是政府要做好文物保護和管理,文化景點的防火、防盜、治安等,與此相關的還有戲劇、電視、電影、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包裝之后推出去進行宣傳,那么文化產業的開發就好辦了!
他舉例說,少林寺如果沒有《少林寺》這部電影的宣傳,仍然是“養在深閨人未識”,所以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要有與之相匹配的文化產業活動相互映襯。不過,二月河也表示,各地應根據文化資源的實際情況,確定哪些文化資源不適宜開發,哪些文化資源適合加以保護后逐步開發,哪些文化資源可以立即進行開發,循序漸進地發展文化產業。
|